时间:2021-7-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临汾洪洞方言之“一始”文/刘志杰(山西临汾)“一始”,字典找不到,更不能得寻觅到语义解释,这是个地地道道的土话。“一始”,可以望文生义地理解为“一齐开始”、“一同开始”。蒙学阶段是每个人开局起步的重要节点,也是践行“一始”最充分的人生阶段。排队形、走步伐,班长喊了“齐步走”,要一始迈出左腿。上音乐课,老师教唱歌,要“各就各位,预备——唱”,我们就一始张开小嘴儿,发出最天真烂漫的声音。上语文课,只有在老师领读的情况下,全班几十名同学才能一始发出“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马陵郡—……”的朗朗意境。特别是数学课,当老师讲到路程问题:“甲、乙两人从A地到B地,甲每小时行走30千米,乙每小时行走45千米,甲比乙早出发4小时,两人同时到达B地。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总是要用本地土语反复翻译道:“甲乙两人一始到了B地……”“一始”,往往是自发自觉的向往。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到十五里以外的上中学。每次星期天下午,大人们反复着那句惦念:“你们几个娃娃必须一始走,路上互相照护着。”我们一行四人,背起书包,一路徘哒一路歌,把梦想和欢乐播撒了一路。人生就像一条漫长的驿道,而“一始”或许在某个驿站就会伴随我们前行。在起始站“一始”,那就是同一个起跑线。吹哨声响起的那一刻,每名选手都第一时间撒开腿,但是到了终点的时候,总是有前有后,一可能一始到达。据我们村高德华著《高氏家史》记载:我们乔李村后街西城门楼上,是一座三圣庙,供奉着刘备、关羽、张飞的神像,软门两旁刻有一副楹联:桃园结义不能同生求同死肝胆相照共诛汉贼扶汉室是的,人的出生不是自己能够把握的,但是,人生的归宿却是各有各的打算。桃园三结义,又叫作“生死之交”,遥想桃园当年,三人焚香再拜而发誓:“念刘备、关羽、张飞,虽为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不求一始生,但求一始死,表达的是情义大于生死的大友谊、大节义,是千百年来做人与交友所遵循的风范。“生死之交”是最让人熟知的,不能一始生,但为了共同的信仰一始去奋斗,一始去领略沿路或美好或惊险的风景,然后一始达到终点。所以,在以后所有的八拜之交中的情节中,都是桃园结义的翻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