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6-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时节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这时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昼夜温差变化较大。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中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还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柿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

你知道什么是霜降吗?

要降霜的意思吗?

不对不对,让临汾幼儿园的宝贝来告诉你吧~

霜降知多少

01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度节气。迎来了霜降意味着温度正在逐渐下降,冬天离我们也就不远啦!

我们一起来看看南开四幼临汾幼儿园的老师们带领着宝贝了解了哪些关于霜降的小知识吧~

心想“柿”成绘霜降

02

霜降时节,不得不提到的美食就是柿子!一些地方有吃柿子过节的习俗,因为它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养价值高,但要注意应适量而止。

“老师,柿子摸起来滑滑的。”

“你看,它上面还长着小叶子呢。”

“柿子是橘色的,我最喜欢的颜色。”

为了表达孩子们对柿子的喜欢,老师为此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引导孩子们以“柿子”为主人公,小班孩子绘制一幅柿子图,中班孩子动动巧手捏出小柿子,带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

拾晚秋,留晚风

03

霜降节气时,叶子会上霜,为了让孩子们直观的感受秋季的落叶,老师带领大家来到草地上,大树旁拾落叶,更近距离的观察。快看!小树叶在对着我笑呢。孩子们感受自然神奇的同时,也留住了些许霜降时,秋天的痕迹。

绘本故事《霜降》

04

我们学到了这么多有关霜降的小知识,最后跟着中一班的李老师来欣赏好听的绘本故事吧!

简介:

霜降时节来临,天气慢慢转寒,周围的事物也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绘本故事《霜降》中介绍了霜降时树叶的奇妙变化,枯黄且像星星一样的落叶成为了鼠宝宝们送给树林里伙伴的礼物,更构成了那份关于深秋的记忆。

霜降养生小贴士

05

一、饮食:补冬不如补霜降

中医认为,霜降应淡补。因此在霜降时节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尤其不要在食物中放太多的盐。此时节宜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如: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南瓜、萝ト、白菜、梨、苹果、葡萄、枸杞、大枣、甘蔗、蜂蜜、鸭蛋等都比较适宜这个时节食用。

二、起居:穿衣要保暖,早晨莫贪睡

霜降昼夜温差变化增大,要灵活添加衣服,注意保暖,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御寒准备,预防感冒,睡前用温热水(水温40℃)洗脚,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并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三、运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

霜降一般在农历九月,一片秋高气爽的景象,此时肺经主事,运动量可适当加大,可选择登高、踢球等运动。也可选择广播体操、健美操、太极拳、太极剑、球类运动等。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四、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

秋天是各种情绪病高发时节。霜降过后,小草开始慢慢枯黄,树叶也开始渐渐飘落,触景生情,人们会变得忧思起来。如果调理不当,极易诱发抑郁症等其他心理疾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最后,提醒家长朋友们,冬天就要来了,虽然天气寒冷,但是也不要忘记加强宝贝们的运动哦,走到户外多呼吸新鲜空气,锻炼才能增强体质、增加免疫力,抵御病毒的入侵,宝贝才能健康成长哦!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