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个土身土长的老临汾,你还记得下面这些老物件吗?据分析,用过下面这些物件的基本上都已经当爸妈甚至当爷奶了,看见过的大部分是80后,也有部分90后,不知道是啥的估计都是00后啦。你是属于哪一类呢? 篦子 篦(bì)子与梳子差不多,只是要密一些,以前人们的卫生条件和卫生习惯都差,头发中生虱子、虮子的现象非常普遍,不仅奇痒难耐,而且影响形象。梳掉那些可恶的东西,最理想的工具就是篦子。 牡丹花床单基本上每个临汾人家里都曾经有过这么一条床单。洗不烂的厚实棉布,略褪色的浅粉红底色,喜气而略带俗气的牡丹印花图案,大概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 斜挎书包小时候这个书包超级实用啊,也非常耐磨,一点都不怕脏。 双喜毛毯这个厚实又暖和,基本上是每家必备啊! 双喜脸盆这种脸盆,相信你一定用过,双喜的字,吉祥的牡丹图案,花团锦簇的喜庆氛围。但比起塑料的,不禁摔,一摔油漆就脱落,时间久了,斑驳不堪。不过的确能够唤起久远的记忆,现在偶尔回老家能见到,一瞬间,亲切和酸涩的记忆扑面而来。 搪瓷缸子掉漆后金属会变成黑色,又是“囍”字与牡丹的组合。 枕巾大气富贵的牡丹是那个年代常见的花样,代表当时人们的审美,期待平和幸福。 龙凤呈祥也是过去人们很爱的图案。 这个应该是月季花样。 痰盂弱弱地说一句,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痰盂罐还是冬天晚上放在床边用来方便的,用作吐痰反而比较少(简直就是便利式移动厕所)。 箱子这个箱子可以装好多的东西,以前爸爸妈妈出去打工就用它装东西。 算盘现在连平常一个小学算术题都不经大脑了,算盘已经淡出人们视野,估计在某些个地方还有几位老先生会用算盘噼里啪啦地拨算一番。 手电筒以前也算是家里面的电器呢。走夜路的必备品,现在停电少,路上有路灯,连手机都自带电筒,谁还备这种电筒? 小三轮这绝壁是人生的第一辆座驾啊,拉风得很!你敢说你小时候没有过?!就这么独一无二的一款,坐起来都是满满的幸福感啊~ 老式手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一个人若拥有一块手表,好像是一种身份的显示。看到别人手上戴着手表,别提多么的羡慕。 顶针顶针,是做针线活戴在手指上的工具。特别是缝制厚一点的布料时,一定会用上顶针。今天,顶针这一经典旧物虽然已基本退出生活领域,但偶尔想用针缭个厚点的裤边,或缝个厚点的帘布什么的还用得上它,只不过现在要在市面上买到它还真有点难了。 大哥大上世纪八十年代底九十年代初土豪的身份象征。 寻呼机也叫BB机,BB声唤醒了多少焦急、兴奋、窃喜…… 手织的毛衣最喜欢妈妈织的毛衣,冬天的时候非常的暖和。 织毛衣必须会干一件事情就是挽毛线,哪些帮妈妈挽过毛线的?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 蝴蝶发卡小时候女生最喜欢的发饰,戴上有种美翻的赶脚。 缝纫机这不仅仅是台缝纫机,也是时光机啊,还记得小时候常踩缝纫机的踏板玩儿,小时候玩儿过的举手。 热水瓶以前的热水瓶,外面都是铝制的。妈妈每天早上总会烧好两大瓶,暖暖的都是爱。 饭盒这个应该每家都有吧~又大又实用! 录音机拥有这个也算是大户人家了。 婴儿椅竹制的婴儿椅,你们小时候坐过吗? 爆米花机很难再有那种走在路边突然被“嘭”的一声吓一大跳的经历了!现在大多数小孩都没见过。 这些东西你都还记得吗?有没有把你的回忆拉回到过去呢。相信你家里也肯定有。也欢迎大家在评论中补充吃喝君没有提到的哦! 大昌比亚迪4S店 车系:S7、S6、速锐、全新F3、L3、G6、G5、M6、F0、秦、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