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临汾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实现新突破、转型发展取得新进展的一年。一年来,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深入实施,煤炭、钢铁过剩产能及时化解,企业产成品库存降低,盈利能力提升,效益大幅改善。工业结构明显优化,新的动能不断积聚;企业数量明显增多,经济体量不断增大;新增企业蓬勃发展,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全年规上工业累计增速同比增长1.0%。 一、工业经济发展呈现爬坡向上态势 年,全市工业经济在环保治理力度加大的背景下低位开局,一季度规上工业累计增速同比下降10.9%,二、三季度随着环保治理工作推进,企业逐步恢复正常生产,4-9月6个月当中,有5个月的当月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二季度工业累计增速实现转负为正,同比增长1.6%,三季度累计增速提高到4.4%;四季度随着采暖季到来,环保政策影响,停限产企业增多,10月、11月工业增速回落明显。截止12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累计同比下降0.9%,制造业增长2.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9%。 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进入有质量有效益的良性运行轨道,全年实现利税同比增长.3%,实现利润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9亿元,为七年来最高水平。主导行业支撑利润增长。煤炭、炼焦、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三大传统行业累计实现利润.5亿元,占全市总量的97.7%,是全市工业利润总量的主要来源。其中,煤炭行业实现利润77.1亿元,同比增加73.1亿元;炼焦业实现利润12.4亿元,同比增加18.8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5.9亿元,同比增加16.5亿元。三大行业对全市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97.6%,成为全市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化学工业由亏转盈,实现利润1.0亿元,同比增加8.3亿元;建材工业亏损0.4亿元,同比减亏1.0亿元。 三、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年,全市规模以上非传统产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4.8亿元,同比增长20.5%,占比10.9%,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累计完成17.2亿元,占比4.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全年累计完成增加值13.00亿元,同比增长11.4%。 四、工业新动能快速成长 全市代表新动能的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全市工业回升拉动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7.7亿元,同比增长55.1%,占全市工业比重4.3%,较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5亿元,同比增长46.3%,占全市工业比重0.8%,较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0.3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95.1%、医药制造业下降3.8%。 崔婷杜祥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