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洪洞方言之“皮不眨眼不眨” 文/刘志杰(山西临汾) “皮不眨眼不眨”是临汾洪洞一带广泛流行的方言土语。可以理解为眼皮也不眨,眼睛也不眨。小时候贪玩,经常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忘到了一边。妈妈再三勒令:“快写作业,把第三课的生字抄写三遍!”“时间不早了,快写!”“快写!”我专注于手中的耍家什儿,直到屁股上被重重地踢了一脚,才愣过神来,战战兢兢地站起来,怔怔地望着妈妈的怒眼……“连着说了你好几遍,你耳朵塞上驴毛啦?皮不眨眼不眨地,就不理那二分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毫不理睬,没有反应,那是心灵上的信号不灵敏,这就是典型的“皮不眨眼不眨”。推测其最初的俚语是“皮不眨眼不转”,后来逐渐讹传为“皮不眨眼不眨”的。“皮不眨眼不眨”是训斥时的一句惯用语,不是人人之间才能用以此语。比如老师可以指责学生上课不专心“皮不眨眼不眨”,大人可以跐刮自己的孩子“皮不眨眼不眨”,领导可以批评下属“皮不眨眼不眨”,强势方可以责怪弱势方“皮不眨眼不眨”。反之,则万万不可。求局里领导办事,哀求了两遍,领导忙着接电话没听清楚,你敢对领导说“你皮不眨眼不眨地就不听”吗?之所以“皮不眨眼不眨”,是由于专注于某项事情,或者刚睡醒没精打采精力不集中。三十年前,“皮不眨眼不眨”者,往往因为偷看小人书或者与同桌交头接耳。而如今“皮不眨眼不眨”者,大多发生于手机低头族。你看那德克士大厅里,饭还没上来,桌子一圈都在拨拉手机屏,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