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 还记得刚学普通话那会儿,觉得新鲜,回到家与家人交流时,也总爱显摆显摆,可毕竟周围接触的环境都是在说土话,所以,说普通话时又夹杂着土话,人们称之为“撇洋腔”。由于有时普通话与土话中的某字读音相同而字意完全不同,如果“撇”不好,就要闹笑话了。 一天,化学老师刚讲完课,小甲便和同桌小乙用普通话嘀咕了起来。 小甲:“老师讲的,我一句也没xie(解)下。” 小乙:“哦,这是我写的笔记,你看看。” 小甲:“我也写笔记了,就是xie(解)不下。” 小乙:“那你换支笔嘛。” 小甲:“不是换不换笔的事儿,是老师讲的我根本就xie(解)不下。” 说着,小乙拿着小甲的笔记认真看了一遍。 小乙:“老师讲的,我见你的笔记都写的挺清楚啊,还要写什么呢?” 小甲:“反正就是没听懂。” 小乙:“你把笔记再认真看看,很好懂的。” 小甲:“哦,我xie(解)下了。” 小乙:“一会儿能写下,一会儿又写不下,真不明白你要干啥……” 解xie《玉篇》:“释也。”《集韵》:“晓也。”《声类》:“悟心曰解。”即懂了,晓得了,明白了。本地方言:“老师讲的我们解(xie)不下。”“他讲的闽南话,咱一句也解不下。”(注:本文注解参考《临汾方言词汇考释》) 临汾晚报记者亢亚莉 推荐阅读 深夜时分,求救临汾上演现实版“扶不扶” 临汾书法家挥毫泼墨祝福送到百姓心头 小轿车自燃临汾公交女司机冲上去灭火 临汾市眉户剧团拍新戏再现国宝传奇 临汾晚报 新媒体编辑:李晓洁 24小时新闻 新闻爆料- 临汾晚报新媒体出品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转载授权请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