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http://m.39.net/pf/a_5882648.html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连接吕梁山区南麓的隰县阳头升乡刁家峪村,山塬静谧,沟壑幽深。 隰县历史悠久,素有“河东重镇、三晋雄邦”之美誉,公元前17世纪,是商朝属下的基方小国部落。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诸侯,属同姓诸侯国中的蒲国。春秋时代,晋文公重耳分封此地,史称蒲邑。战国归魏,改蒲阳。秦属河东郡。汉置蒲子县。西晋永嘉二年()刘渊建汉,曾徒都蒲子,后迁平阳,于此置大昌郡。北魏初属仵城郡。魏孝文帝改蒲子为长寿县,太和十二()年于此置汾州。北周大象元年()置龙泉郡。隋朝统一全国,视晋西为要冲,开皇五年()废郡置隰州,继设隰州总管府,开始以“隰”命名。《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南有龙泉下隰,因以为名。”开皇十八年(),下设隰州县,大业三年()改隰州总管府为龙泉郡,辖隰州、永和、楼山、石楼、蒲县。唐武德元年()置隰州,属河东道。武德二年设总管府,领隰州、中州、昌州、南汾、东和、西德6周。贞观三年()复置隰州。宋、元、明、清因袭州置。中华民国元年年5月,隰州改隰县,直隶山西省。民国3年()划属河东道,民国19年()撤销河东道,仍直隶山西省。民国26()年9月,山西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移驻隰县黄土村,晋西事变后又移驻城关镇、辖汾西、霍县、灵石、石楼、永和、隰县、大宁、蒲县、吉县(次年划出)、乡宁(次年划出)、临汾、赵城、洪洞、襄陵、汾城等15县。年11月28日,隰县解放,中共九地委、九专署、九分区驻隰,辖隰县、蒲县、永和、汾西、洪洞、赵城、大宁、石楼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隰县划归临汾地区。年6月27日,隰县与大宁合并为隰宁县。同年又与蒲县、永和、石楼合并组建吕梁县。年复改隰县。这条路,一头通往刁家峪村。该村位于隰县、大宁、永和三县交界处,是一个有着户人,常年以种植玉米为主的贫困村落。6年前,这里年人均纯收入元,仅为当年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五分之一。这条路,一头连着建行临汾分行。4年前,分行驻村工作队来到刁家峪村,挨家挨户了解情况,促膝谈心达成共识,作出了“因地制宜、精准扶贫,齐心协力脱贫奔小康”的决定。在建行临汾分行的驻村帮扶下,如今,全村区域性贫困问题全部解决,“三保障”总体达标,扶贫产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防止返贫致贫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在奔小康的路上大步流星。党建扶贫抢占发展先机“过去的刁家峪村,县乡领导‘头疼没招’,乡镇没人敢包联,客商不愿到村做生意。自从工作队驻村后,村‘两委’关系和谐了,办事公道了,老百姓的气也顺了,大家伙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昔日的贫困户李青生,如今成了村委会主任,提起自己的脱贫摘帽经历,他感触颇深。建行临汾分行党委成立了由党委书记、行长任组长,党委成员全部参战的刁家峪村脱贫攻坚领导小组,4年先后9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队对扶贫工作的汇报,研究刁家峪村的脱贫工作,累计解决党建、项目、资金、人事等方面问题13个,为驻村工作队出色完成脱贫任务奠定了基础。刁家峪村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李海平靠前指挥,亲力亲为,每8个月就有3次不打招呼深入刁家峪村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分行党委委员每年至少一次深入刁家峪村,和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田间地头。4年来,该分行党委成员及帮扶工作人员累计进村入户走访贫困户人次,帮助刁家峪村贫困户销售了价值20多万元的农副产品。为了帮助刁家峪村彻底拔出穷根,驻村工作队尽锐出战、主动担当,“第一书记”和三名工作队员组织关系全部转入刁家峪村党支部。他们舍小家顾大局,使刁家峪村彻底甩掉后进支部的“帽子”,跻身全县“红旗支部”行列,让“齐心协力奔小康”成为全村的主旋律。精准扶贫“量体裁衣”帮扶“工作队就是我的娘家人,有什么困难,找到他们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比我的孩子对我还亲哩!”村民李凤梅逢人便说。李凤梅患有关节炎,吃了十几年药,却没享受到慢性病报销。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及时同乡镇卫生院、医保局沟通协调,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李凤梅的慢性病治疗报销手续。近年来,工作队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年,针对刁家峪村村委广场破败、村民文体活动无法开展的情况,工作队向建行临汾分行党委提出申请,争取到省行扶贫资金15万元,硬化了村委平方米的广场,为刁家峪村委3个自然村安装了太阳能照明路灯,并修缮了上河村水塔;年以前,刁家峪村村民饮水取自河水,既不干净又不卫生。工作队又通过建行临汾分行党委争取到省分行11.5万元的扶贫支持,为刁家峪村打了一口米的深井,彻底结束了该村“吃水难”的历史;贫困户王金秀居住的是土坯房,每逢极端恶劣天气就胆战心惊,生怕发生地质灾害。年,工作队用一年的时间,经过三支队伍的共同努力,通过易地移民搬迁分散安置方式让王金秀乔迁新居;年10月,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宏斌走访贫困户时,发现村民霍恩代有智力障碍,26岁了生活仍没有保障。工作队及时与隰县残联、民政局沟通协调。最终,残联领导带着鉴定人员亲自上门为霍恩代办理了残疾人证,隰县民政局为霍恩代单独列户办理了低保;产业扶贫“扶”出好前景产业扶贫是决胜脱贫攻坚的根本举措,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是解决刁家峪村脱贫摘帽的“加分题”。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复杂性,建行临汾分行构建起党委主导、部门主抓、扶贫队实施的扶贫工作体系,形成了党建扶贫、产业扶贫、定点帮扶相结合的深度扶贫新模式。在刁家峪产业扶贫的主战场上,他们步步为营、沉着应战,有条件快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想办法也要上。新建一座KW光伏发电站,年实现并网发电,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贫困户17户43人每年可享受光伏分红。新发展玉露香梨亩,高接换优92.5亩,挂果后每年可人均增加收入元。帮助村民种植花椒50亩,解决了村民房前屋后、地垄边角闲置的问题,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投资26.5万元,为村果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84盏,提高了虫害防控效果,推动了果园绿色无公害生产。产业扶贫步入“快车道”后,如何巩固脱贫质量成果、提升脱贫成色、增强脱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今年开张营业的建行隰县支行为刁家峪村6户村民提供了信贷支持,为村民们致富奔小康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工作队通过帮助刁家峪村建设“爱心超市”“道德银行”、全面启动刁家峪村养老中心运营、规范垃圾填埋点等举措,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水平。特别是在今春遭受百年不遇冻灾天气的情况下,工作队和果农并肩作战,三天三夜战严寒斗冻灾,帮助果农把损失降到了最低,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以秋粮收成弥补因灾造成的果农家庭收入损失。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刁家峪村的脱贫攻坚成果得以巩固,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得到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刁家峪村的梨果种植面积达到2亩,实现了人均3亩玉露香梨的目标。全村80%的土地用于梨果产业,80%的农民从事梨果生产,农民收入的80%来源于梨果,年人均纯收入由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老乡脱贫了,承诺兑现了,但扶贫工作并未结束。脱贫摘帽,只是叩开了刁家峪村的幸福之门。对于建行临汾分行驻村工作队来说,防止贫困户返贫、继续帮助他们致富,成为扶贫干部们新的“目标”。如今,工作队仍扎根农村,继续谱写着一曲曲乡村振兴之歌。 来源/临汾新闻网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