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这两天,原临汾市委书记夏振贵、原临汾市长刘志杰相继复出的消息见诸国内媒体。读到这样的新闻,作为临汾市民的我们或许会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命运就是这般弄人,不堪回首的襄汾9·8溃坝事故,如同山西政坛的一场大地震,上任9个月的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引咎辞职务,留下一句“晋官难当”的慨叹,副省长张建民也被免职。在临汾,事故发生后,夏振贵先被停职检查,后被撤销其党内职务,再被罢免山西省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临汾由此陷入长达余天无市委书记的尴尬局面,称得上中国官场奇迹;刘志杰先被免去临汾市委副书记、市长职务,后被罢免山西省人大代表。省、市主政官员都已“下课”,更休论百余名被追责的市、县官员了。 那些年正是问责勃兴的时候。再往前追溯,夏、刘的前任——临汾市长李天太因“拆墙透绿”等一系看得见的城建举措赢得市民赞赏,因而他的去职也不免令人叹惋。7年12月5日23时15分,洪洞瑞之源煤业有限公司新窑煤矿井下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名矿工遇难、18人受伤。在这一事故中,临汾市人民政府在安全监管方面负有责任,因此山西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免去或提名免去李天太相关职务。 “人说山西好风光,谁当领导谁心慌。”一句山西人自嘲的民谚,尽是对被撤换领导的同情。资料显示,从5年到8年三年时间内,山西省走马灯一样换了四任省长。而临汾由于矿产资源丰富,矿难事故频繁,人际关系复杂,在这三年内也换了四任市长,被认为是山西省的缩影。因此民谚又云:“山西省长干不干,临汾人民说了算。” 其实,临汾人民没有那么大的魅力,但那些年临汾确确实实遭逢了“多事之秋”。接二连三的大小矿难、意料之外的黑砖窑事件、臭名远扬的空气污染……如坐针毡,这些无不波及到时任省市首长的升迁,成为张宝顺、于幼军、孟学农,以及王国正、李天太、夏振贵、刘志杰等人仕途履历中一抹浓重的黑色。 一座城市官场的动荡称得上这座城市和市民的不幸,对于主政官员因不可预知的事故而非贪腐被问责无疑会充满悲情。站在年的今天,回望临汾撤地设市以来的十余年,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临汾人,细数历任市委书记、市长,特别是那些非正常去职的一、二把手,我们总可以以一个平民的视角审视这些官员的功过事非。其中,汾河滩涂拆除违建的一幕幕让人领教了夏振贵、刘志杰的果敢、铁腕,二人不啻为盘根错节的临汾官场的挑战者。 唯物主义者不相信宿命,临汾这方土地上一些官员的来去自有它更深层次的原因,或是体制机制问题,或是粗放式发展的问题,或是人脉陋习问题,或是利益纠葛问题,诸如此类一时难以尽数。不管怎样,因为赢得了民心,所以身陷问责风暴时才充满了悲情。也许这些正应了那句话——“虎落平阳被犬欺”,我们时常可以从媒体报道的细枝末节中体味这些异地调任官员的心路,履新时,意欲施展抱负何等意气风发?去职时,壮志未酬又何等黯然神伤?老百姓更愿相信,这种宦海浮沉也许早已在冥冥中注定。 天灾人祸改变了一任书记、市长的仕途轨迹,也留给临汾市民无限的遐想空间,如果李天太还在任,如果夏振贵、刘志杰还在任,今天的临汾又会是怎样?然而,历史没有假设。斯人身影远去,多少都留给这座城市一些东西,虽然我们无法一一分辨标注,却可以肯定今天的局面一定有这些历任者夯实基础、推动前行的功绩。这两年,得益于煤炭资源整合、转型综改等重大政策的落实,得益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临汾安全形势总体好转,矿难及其他不可预知的事故不再像前些年那般频发,临汾官场因之趋于稳定。如今,集全市之力、汇全市之智,“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已经成为全省的标杆和样板,临汾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地区率先转型、全力跨越的新路子。 或许李、夏、刘与其他一些被问责官员一样不愿提及临汾这个伤心地。时隔近五年,此番夏振贵担任山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刘志杰担任山西省农业厅副厅长,我们仍要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再忆过去的风风雨雨,才会倍加珍惜今天的稳定繁荣。“率先转型、全力跨越,建设文明开放、富裕和谐新临汾”的梦想可期。 文/孙宗林 临汾市历任市委书记、市长 (0年11月1日,撤地设市,成立地级临汾市) 临汾市历任市委书记 —————————————— 任期姓名 .01至今罗清宇 9.03-.01谢海 8.02-8.09夏振贵 6.02-8.02王国正 3.01-6.02张茂才 1.01-3.01樊纪亨 (8.09—9.04李政文主持临汾市委全面工作) 临汾市历任市长 —————————————— 任期姓名 .03至今岳普煜 .01-.03岳普煜(代市长) 9.05-.01罗清宇 8.09-9.05罗清宇(代市长) 8.02-8.03刘志杰 6.04-7.12李天太 6.02-6.04李天太(代市长) 3.01-6.02王国正 1.01-3.01张茂才 0.11-1.01樊纪亨 樊纪亨 张茂才 王国正 李天太 夏振贵 刘志杰 罗清宇 岳普煜 新闻链读 襄汾县溃坝五年后两官员相继复出任厅官 -07-30来源:大公网 在山西临汾襄汾县溃坝事故发生近五年后,原临汾市委书记夏振贵,已担任山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原临汾市长刘志杰,已担任山西省农业厅副厅长。8年襄汾溃坝事故发生后,夏振贵被撤职,刘志杰被免职。 据《阳泉日报》报道,7月25日、26日,全国人大常委、华侨委副主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杨邦杰带领调研组来该市专题调研,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夏振贵等陪同。另据山西省农业厅 8年9月8日上午7时58分,山西临汾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沟尾矿库发生特别重大溃坝事故,共造成人死亡、4人失踪、3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万元。当年9月11日,国务院调查组初步分析认定,该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事故发生后,包括夏振贵、刘志杰在内的一批官员被追责。其中夏振贵先被停职检查,后被撤销其党内职务,再被罢免山西省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刘志杰先被免去临汾市委副书记、市长职务,后被罢免山西省人大代表。 被问责官员“复出”之道 年07月30日来源:财新网 按《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一年后如果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除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外,还应当征求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意见。” 在山西临汾襄汾县溃坝事故发生近五年后,原临汾市委书记夏振贵,已担任山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原临汾市长刘志杰,已担任山西省农业厅副厅长。8年襄汾溃坝事故发生后,夏振贵被撤职,刘志杰被免职。 据《阳泉日报》报道,7月25日、26日,全国人大常委、华侨委副主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杨邦杰带领调研组来该市专题调研,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夏振贵等陪同。另据山西省农业厅 8年9月8日上午7时58分,山西临汾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沟尾矿库发生特别重大溃坝事故,共造成人死亡、4人失踪、3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万元。当年9月11日,国务院调查组初步分析认定,该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事故发生后,包括夏振贵、刘志杰在内的一批官员被追责。其中夏振贵先被停职检查,后被撤销其党内职务,再被罢免山西省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刘志杰先被免去临汾市委副书记、市长职务,后被罢免山西省人大代表。 撤职与免职不同。撤销党内职务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之一,也是《公务员法》规定的对公务员的处分之一,其严厉程度仅次于开除。按照惯例,撤职后不再享受原待遇。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的免职,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方式之一。而《公务员法》规定的免职,则不是一种“处分”措施。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某些情况下,免职也适用于有过错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但相对于撤职而言,其过错程序要轻一些,或其行为性质还有待进一步查清核实,只是现在已不适于继续任职而先行免职。而撤职是具有惩戒性的,被撤职者一般已被查明犯有严重错误或者罪行。 何兵认为,“作为处理措施的免职并不妨碍被免职者出任他职,而作为处分措施的撤职则意味着被撤职者在短期内不可能再任新职。” 山西临汾襄汾县溃坝事故发生后,8年9月,时任山西省委副书记孟学农被免去党内职务,并引咎辞去任职尚不满八个月的山西省长一职;时任山西省副省长张建民被免职。 一年多以后的年1月,孟学农复出担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年4月任中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8月兼任中央直属机关党校校长,年3月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并兼任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 年3月,张建民也异地复出,被任命为青海省副省长。 青海新闻网当时对张建民的任职解释说:“目前,张建民免职已近一年半时间。有关部门介绍,张建民在溃坝事故发生后,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和总结教训,正确对待组织决定。根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年1月底,中央同意张建民提名为青海省副省长人选。今天(18日)下午召开的青海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任命张建民同志为青海省副省长。” 按照9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一年后如果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除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外,还应当征求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意见。” 问责,正在改变临汾的政治生态,但对这些官员们进行评价则显得更为复杂 9-07-:43:46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记者谭翊飞 初夏之际,山西省最大地级市临汾结束了天的市委书记空缺,新书记谢海到任。一个半月后,临汾市两会召开,代市长罗清宇顺利取掉了“代”字,变为市长。紧接着,各县区的两会相继召开,但三四个县仍没有县委书记、县长。 自1年“撤地改市”、第二任市委书记张茂才“安全着陆”以后,临汾市级政坛从未宁静,以后各任市委书记、市长都因安全事故而遭遇政治前途的滑铁卢。 临汾市因煤炭而发展,也因煤炭而改变了官场的政治生态,安全事故成为决定官员任期长短最重要的因素。除“撤地改市”后第一任市委书记樊纪亨是临汾本地人外,其他的市委书记、市长都是由省里下派或是外市平调至此。 8年襄汾“9·8”溃坝死亡人,这一起罕见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导致了山西省省长孟学农下台。当地因而有戏言:“都说山西好风光,谁当领导谁心慌;山西省长干不干,临汾人民说了算。” 因溃坝而引起临汾“官场溃坝”还在继续,至今,官员们私下最热门的话题仍然是最近“出事”的官员。网络上散布着各种匿名消息,指证了一大批退休和现任官员违法犯罪情节,一些在任或退休官员忐忑不安,他们在密切地 谢海在临汾任职属临危受命 《南方都市报》报道,自襄汾溃坝事件发生后,原临汾市委书记夏振贵被停职检查,在此期间,山西省省委常委、统战部长李政文主持临汾市委工作。 据悉,夏在停职期间,山西省纪委对其进行调查,夏被查出在职期间存在违纪问题。对此,山西省委常委对其作出了撤销党内职务的决定。8日,夏振贵的简历已从临汾市政府门户网市委书记一栏撤除。 据了解,接任临汾市委书记一职的谢海,6年2月起任中共阳泉市委书记。谢海有多年在煤炭行业任职的基层经验,从上世纪70年代到3年,其所任职务多与煤炭行业相关。 山西省委调谢海到临汾任市委书记,与中央调任王君任山西省长的精神暗合:二人除了都是“老煤炭”出身外,所去之地矿难等事故频发也是类同的地方。 3月30日,《临汾政局凸显“晋官难当”》一文披露了临汾市因地方势力大兼矿难等事故多导致外官做不长久,市委书记和市长职位空缺半年导致地方“两会”无法召开,山西省委相关官员相继到阳泉市等地物色下一任临汾市委书记人选的消息。 该消息引发社会各界广泛 “襄汾溃坝”仍在调查中 据悉,3月26日,山西省委组织部就厅级官员调整进行公示。其中,现任阳泉市委副书记、市长白云拟任市委书记,现任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董洪运拟任市委书记。 谢海调任临汾后,阳泉市市委书记一职暂时空缺,而目前的忻州市市委书记张建欣已在年初升任山西省副省长。据了解,阳泉、忻州两市的市委书记近期也将调整。 据了解,夏振贵被撤职、谢海履新及地方官微调,这是山西省对“襄汾溃坝”事件发生后采取的行动之一。 8年9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特大溃坝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事故发生后,山西省长孟学农引咎辞职,副省长张建民被免职。此外,时任临汾市委书记的夏振贵也同期被责令停职检查,临汾市长、副市长,襄汾县委书记、县长、副县长等均被免职。 据了解,“襄汾溃坝”事件目前仍在调查,“中纪委的人还经常在临汾出现”。 谢海卸任市委书记希望“临汾明天会更好” 年01月18日来源:中国新闻网 1月18日,山西省临汾市传来消息称,山西省委对该市主要领导职务进行了调整,决定免去谢海的临汾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罗清宇接任临汾市委书记。 安全生产、官场腐败曾一度困扰着临汾市。7年12月5日洪洞县特大煤矿事故发生,临汾市长被免职,之后8年9月8日襄汾发生特大溃坝事故,致使山西官场震荡。这也使临汾市委书记成为官场“雷区”,空缺长达天,直到9年4月8日,阳泉市委书记谢海调任临汾,与市长罗清宇搭班子,这个被安全生产事故困扰的城市才结束了动荡。 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汤涛说,谢海同志主持市委工作的3年,是临汾安全稳定、快速发展的3年,也是临汾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的3年。谢海同志作风朴实、沉稳老练,善于维护班子团结,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省委对谢海同志是充分肯定的。 谢海在会上发言首先对各级领导干部3年来的支持表示了感谢,正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才使临汾得以平稳向好发展,同时谢海希望工作中如有得罪大家的地方,请多包涵,最后他亦不忘送上他希望“临汾明天会更好”的祝福,言毕,与会者掌声经久不息。 所谓政声人去后,临汾政情观察人士表示,谢海无私欲,脾气好,一直都积极地在为大家鼓劲,尧都区公安局长谢强落马时,谢海扼腕叹其年轻,鼓励大家加强干部廉政教育,大家普遍认为“老头儿不错”。 1月16日,山西省长王君带领省考核组对临汾市年度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主持会议的谢海回想起9年1月26日也是王君带队考核,其时任阳泉市委书记,3年后在临汾再相聚,感慨良多不胜唏嘘,一度哽咽拭泪。 3天前闭幕的山西省人大会第十一届五次会议上,谢海刚被补选为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继任者罗清宇表示,一定牢记肩上重任,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抓住事关临汾发展的大事和为民造福的实事,扑下身子,不遗余力,排难而进,务求实效,确保临汾经济社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确保人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