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咱临汾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了! 国家园林城市实行双年申报、单年评审。 我市于年启动创建工作, 力争通过3-4年的时间, 完成国家园林城市各项创建任务, —年申报成功。 对照主要差距,要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必须重点解决绿量不足、分布不均和覆盖率不够的问题。总体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绿道系统规划》为指导,以解决园林绿化建设“短板”为重点,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新城,改造老城,提升东城,绿色绕城”的总体思路,通过增加绿量、提高品质、均衡发展、打造特色等措施,新增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单位居住区绿地、城市防护林带等各类绿地万平方米,绿地面积达到万平方米以上,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4.6%、36.5%和14.5平方米以上,使各项绿化指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要求。重点要抓好“五个建”: 集中力量全面建主要实施“”工程。一是建设改造10个公园、游园。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0%以上,按照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新建、改造动物园、植物园、南山公园、滨河东路东辅道沿线带状公园、原尧都区委、区政府、武警支队、三监狱、原规划市民广场等10-15个综合公园或游园,使市区公园分布合理,满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和“米见绿、米见园”要求。同时,增加现有公园或游园设施,提高品质,完善功能,发挥公园或游园的防灾避险功能。 二是对新建、改造的20条道路进行绿化。以《城市绿道系统规划》为引领,高标准实施道路配套绿化建设,全力打造绿色通畅的城市道路网络。规划三街、规划六路、东城机场快速路、河汾四路、五路、枣林路、临纺路等7条新建道路绿化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多栽大冠树,减少模纹色块的使用,形成各具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迎春街、体育街、中大街3条道路实施打通“断头路”工程,要拆出足够空地,按带状公园的标准进行建设。益民路、科委巷等街巷改造工程要以提高绿化覆盖率为目标,科学规划,提升道路景观效果,打造10条“一街一景、一巷一品”的特色街巷。 三是创建30个园林式居住小区和单位。 四是实施4类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抓住短板重点建主要对南城和中心城区这两个绿量少、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较低的区域进行改造。对于南城区域,在迎春街、体育街、中大街南延等工程实施中,通过规划建设大于8米宽的带状绿地,增加绿地面积,满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的要求。对于城市中心区域,对原尧都区委、区政府、三监狱、体育场、武警支队等有条件的地段进行拆除,分步建设3-5处综合公园。 加大投入提升建除每年的正常的管养经费外,市财政每年列出一定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园林绿化的提质升级:一是争取每年建设2-3个小游园;二是对一些绿化品质低的绿地进行重点提升改造;三是在一些十字路口等重要节点地段,建设景观绿化,打造街头亮点。 传承历史特色建我市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曾因广植果树、花果飘香而形成鲜明的特色,使“黄土高原花果城”的美誉享誉全国。要传承和发扬花果特色,在保护现有花果街道、花果游园的基础上,在新建的公园、游园、道路中分、边分带和街旁绿地合理栽植石榴、山楂、桃、李、杏等适宜果树,形成一园一景、一路一品的主题游园和特色街巷。同时,在现有游园和道路创造条件多种植果树,让花果和现代园林有机结合,出门即见绿,有绿皆有果,形成“满眼皆绿、绿果结合、花果垂枝、满城飘香”的园林美景,再现“花果城”风貌。 锦上添花点缀建继续加大园林彩化力度,重点实施一线、三桥、十路彩化工程。“一线”即以鼓楼南北街水厂、郭家庄、贡院街、五一路四个主要十字路口为重点,多种形式摆放花箱花钵,为鼓楼南北街靓丽风景线锦上添花;“三桥”即在平阳桥、西关高架桥、锣鼓桥三个桥体摆放、挂置时令花箱、花盆,为桥体增添美丽的色彩;“十路”即在迎宾大道、景观大道、滨河东路、滨河西路、鼓楼西街西延、河汾路、中大街开发区段、华州路、华康路、尧贤街等10条主干道十字路口摆放花箱花钵,从“五一”到“十一”都能看到艳丽的花卉,丰富城市色彩,提升园林景观质量。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任重道远 需要我们每一个临汾人不懈的努力 临汾是一个叫花果城的地方 临汾不是只有煤 临汾不再是环境差 我相信 在不久的未来 我们临汾将有一张新名片 那就是“国家园林城市” 临汾人,顶起! 来源:临汾老乡俱乐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