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5-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本文转自:临汾日报

  本报记者闫晏宏

  6月1日,心理咨询师李俊凤和张璐完成了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服务能力培训为期三个月的线上学习,并通过考核拿到合格证书,开始了医院为期两周的临床实践学习。

  “很多精神卫生方面的理论知识,医院临床实践,才能真正上手。”15年前,李俊凤就已经拿到“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但从来没有跟着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方面的“大咖”这么系统全面地学习过。当天,她与张璐二人走医院三病区,跟随三病区主任董贵了解精神科病房的设置和接诊精神疾病患者的注意事项。作为心理健康工作的“老人手”,这虽是她们熟悉的工作领域,但真干起来,却也觉得碰到了“硬骨头”。谈起这一天最大的收获,她们对理论知识的具体落地有了真切的体会。

  近年来,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要求,2月16日至5月15日,我市位学员参加了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服务能力培训(第一期)。此次线上培训课程设计紧密围绕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相关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培训,每节课后均安排测试,有效提升线上学习效果。

  经过为期三个月的线上学习,位学员全部考核过关,随即进入临床实践阶段。位学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进行为期两周的临床实践。

  在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主任董燕为前来实践的10位学员进行了精神检查培训、医患沟通练习、专业知识小讲座以及经典病例分享。在门诊接诊时,董燕看诊、主导接诊流程,学员们在后面听、记、学,着重提升实习医生的医学人文素养,提高对精神疾病的识别能力。

  “希望学员们把学习到的新理念、新技巧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负责人韩勇彬表示,要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心理危机干预“铁军”,为全市人民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