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本文来源:山西法制报」

本刊讯(记者狄红生)7月21日,临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开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减量控大”新闻发布会,通报辖区近期涉及农村三轮车伤亡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并就近期临汾公安交警农村交通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三轮车因其成本低、出行便利等特点,成为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的主要交通和运输工具之一,但因三轮车违法载人、驾驶人不佩戴安全头盔、不按规定信号通行等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伤亡道路交通事故也在逐年增长。1月至6月,临汾全市共发生涉及三轮车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97起,事故造成27人死亡,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元,四项指数同比分别上升27.63%、35%、46.51%、83.68%。   临汾市辖17个县(市、区),其中山区县占到近三分之二。近年来,为全面、快速提升农村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与防护能力,临汾公安交警以农村“大喇叭”、美丽乡村行“两站两员”等为平台不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同时加大农村交通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但由于临汾农村辐射面广、农村相对绝对距离远,受警力短缺等因素影响,如何快速有效打通“最后一公里”,使交通安全福利普惠到每个农村群众家庭一直是临汾公安交警支队党委着力解决的主要课题。   6月以来,针对农村三轮车事故多发等情况,临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将辖区近期发生的涉及三轮车死亡交通事故案例印制20万份宣传海报在全市农村广泛张贴进行警示宣传教育,同时印制20万份骑乘三轮车、电动车佩戴安全头盔宣传即时贴,在对农村三轮车、电动车进行户籍化管理的同时进行粘贴,时刻提醒群众把自身安全放在第一位。   为强化农村交通管理力度,7月以来,“一村一警、一群一警”工作机制在全市农村全面铺开,“一村一警”即:全市各公安交警在全面掌握辖区乡镇与行政村数量、农村交通状况、群众出行规律等情况的基础上,实行民警、辅警包村交通安全责任制,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名民警或辅警包村,包村民辅警依托村委、农村劝导站等开展三轮车户籍化管理、交通安全宣传、轻微交通违法劝导等工作,同时及时对辖区农村交通安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为及时制定和调整农村整体交通安全管理措施提供最详实的基础资料;“一群一警”即:包村民辅警入驻农村群众   目前,全市个行政村初期的建群入群工作已全部完成,90%以上包村民警辅警已在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