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临汾市人口发展变化简析 年临汾人口发展变化呈总量保持平稳增长,城镇化进程逐步推进的特征。 一、我市人口发展变化特点 1、全市常住人口总量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常住人口低速增长。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8万人,比上年增加2.24万人,同比增长0.51%。全市人口总量居全省第2位,与位居第一的运城市(.5万)相差84.7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2.11%。分县区看,排在前三位的尧都区、洪洞县、襄汾县常住人口分别为97.62万人、75.67万人、45.8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9.15%,人口占比将达到全市的一半。 (临汾东城夜景) 2、出生、死亡与自然增长率保持基本稳定 年,全市出生人口人,出生率10.31‰;死亡人口人,死亡率5.28‰;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为5.03‰。与上年比,人口出生率上升0.16个千分点,死亡率下降0.1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上升0.27个千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出生率高于全省0.02个千分点,死亡率低于全省0.24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高于全省0.26个千分点。近年来,我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稳定在5‰左右的增长水平。 3、人口性别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5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27%;女性为.2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73%。全市总人口性别结构继续优化,性别比(每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18,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03。 4、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推进 据年人口抽样数据显示,临汾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05万人,占全部常住人口的50.03%,比上年增长1.4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临汾市城镇化进展顺利。分县(市、区)看,年城镇化率前三位的是尧都区(69.3﹪)、侯马(65.39﹪)、霍州(63.76﹪);后三位是吉县(36.49﹪)、乡宁(37.54﹪)、翼城(38.67﹪)。但从增长的势头看,排名后三位的县均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从城镇化率排名第1位和第17位间的差距看,已经由年的相差33.57个百分点缩小为年的30.63个百分点,表明地区间城镇化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市城镇化发展速度在逐步加快。 二、育龄妇女虽然减少,但生育率仍处于平稳水平 年临汾年出生人口人,出生率为10.31‰,同比上升0.16个千分点,高于全省同期0.02个千分点;年死亡人口人,死亡率为5.28‰,同比下降0.11个千分点,低于全省同期0.24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5.03‰,同比下降0.27个千分点,高于全省同期0.26个千分点。出生率虽然略有上升,但仍在平均水平区间运行,年人口自然变化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1、已婚育龄妇女人数减少,降低了生育水平。据卫生计生部门统计,年已婚育龄妇女83.49万人,比上年减少多人。由于已婚育龄妇女人数减少,从而影响了出生人口的数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育水平。 2、全面二孩政策对提高生育率的影响需要时间体现。由于“单独二孩”政策已实施了一段时间,只生育一孩的妇女人数减少。全面两孩政策由于在年1月政策才落地,根据有关部门监测,全面二孩政策对生育率的影响要到年11月后才有所体现,对当年生育水平影响不明显。 3、二孩及以上比例提高,提升了生育率。由于单独两孩以及全面二孩政策的相继实施,使得生育二孩及以上比例提高。据卫生计生部门统计资料,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比例为43.55%,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生育二孩及以上人数的增多,一定程度上又推动了生育率的提高。 总之,由于已婚育龄妇女和结婚人数的减少,减少了出生人口,从而降低了生育率。但生育两孩及以上的比例提高,一定程度上又提高了生育水平。在两种因素的作用下,使得年人口出生率与往年基本持平,略有偏高。 三、促进我市人口发展的几点建议 1、继续扎实推进“全面两孩”政策落实,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在依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前提下,完善配套措施,重点做好“生育服务管理改革、计划生育家庭扶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配套、人口监测和风险防控”等配套工作。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确保促进家庭幸福和谐、刺激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政策顺利实施。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邓小平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就是才和知识的竞争,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一是要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使全社会达成“发展教育,利国、利民、利己”的共识,全面推进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是重视农村教育,我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9.97%,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对提高全市人口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加强农村人口的教育培训,使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整体提高,建立新型的农村人口文化观念,使全社会的人口素质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本条件。 3、控制出生性别比,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一是营造良好氛围。采取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彩页、悬挂条幅、张贴标语口号等多种方式,弘扬尊重妇女、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新风正气,营造有利于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的良好社会育龄氛围。二是规范劳动力市场,建立社会化的养老保障体系,根除劳动力市场对女性的歧视,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