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1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近日

首届中国古代戏曲研究论坛在临汾举行

这是我国在古代戏曲研究领域的

高级学术论坛

▲首届中国古代戏曲研究论坛在临汾举行

本次论坛由《文学遗产》和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合力主办

以文学研究为本位

以戏曲文学研究为重心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粤剧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沪剧、晋剧、蒲剧、汉剧、河北梆子、武安平调、河南越调、河南坠子、湘剧、湖南花鼓戏等。▲昆曲参加此次研究论坛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二十多所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的40多位专家专家学者们围绕古代戏曲研究发表了40多篇最新研究成果时间跨度从隋唐早期戏剧到民国京剧研究范围涵盖元杂剧、早期昆曲云南保山香童戏等

其中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吴新苗

发表的题目是《文人创作与京剧新兴》

讨论的是道光时期的一个京剧剧本

剧本名字叫《鸳鸯镜传奇》

它是按照舞台艺术的模式去写的

反映出当时京剧舞台艺术形态的历史面貌

中央戏剧学院的麻国钧教授发表了对傩戏的研究傩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以面具为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傩戏表演者按角色戴彩绘面具俗称“脸子”麻国钧教授认为现在傩戏正处于“傩戏热”全国各地有很多类似于傩的东西实际上它是一些祭祀戏剧作为学者应该清楚什么是傩什么不是傩对于此次戏曲研究论坛到场的专家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车文明认为本届论坛专家学者发布的学术成果代表着当下古代戏曲文学研究的最新水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李舜华说虽然是第一次举办但是论文的质量相当不错涉及到了目前学术界很有异域的话题也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能够把各个领域里的最新思考带进来

此次会议筹备了近半年时间

《文学遗产》杂志是我国古典文学研究

戏曲研究的最高级别学术刊物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是

海内外戏曲学术界公认的

戏曲文物与戏曲民俗研究重要基地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院长

延保全表示

《文学遗产》是国内顶尖的刊物

希望尽可能将论坛中汲取研究的成果

通过《文学遗产》的窗口发表出来

让论坛的影响更加扩大

从今年开始中国古代戏曲研究论坛将每两年举办一届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将借力论坛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只有坚持戏曲文物的研究特色才能保持论坛在全国乃至国外相关研究的前沿阵地

记者

范雅楠

摄像

刘金鑫

编辑

周芳芳(实习)

监审

梁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