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变化,似是那千山万壑、起伏不平的黄土高原,带着一股苍劲、雄浑、厚重的力量,迸发出无限的可塑性。在这片沃土上,汾西人孕育着梦想,收获着希望。1晋商文化又一村 “北观乔家堡,南游师家沟。”这是清末游人对师家沟清代古民居建筑群恢宏的气势、巧妙的构思、独特的风格的高度赞赏。 从汾西县城驱车向东南方5公里,穿过几多沟沟坎坎,一片湮没于黄土中、鳞次升高的古民居建筑群映入眼帘。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古民居建筑群。 师家沟村古民居建筑群地势北高南低,三面环山,南边临沟,避风向阳,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期,逐步扩建而成,占地面积十多公顷,分主体和附属建筑两部分。相传是由师家四兄弟做官发达后始建,它的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北方、山西的民居特色。由于建筑的奇特、典雅和繁华,在清朝就享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师家沟整体建筑群依山就势,以四合院、二重四合院、三合院、三重四合院为主体,大小31个院落。各院落分别设正房、客厅、偏房、过厅、书房、绣楼、门房以及仆人、马厩等用房。院落与巷道相连,相互之间又巧妙衔接,互相关联。整个村落既有水平方向的相互穿插,又有垂直方向的互相渗透,充分体现了丘陵沟壑区依山就势、窑上登楼的建筑特点,同时又融合了平原地区多进四合院的布局风格。村四周有约米长的石条人行道,构成环村环形道,环道以外有酒坊、醋坊、染坊、当铺、盐店、学堂等附属建筑。 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群与山势自然衔接,交融一体,层楼叠院,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气势宏伟的景观洋溢着黄土高原的阳刚之气,可以说是山地建筑的经典,耕读文明的典范。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空间处理、地形利用、窑洞民居、建筑装饰、雕刻书法等风格正是许多晋商豪宅大院所无法比拟的。它的营建思路也值得今人借鉴,曾被国际古建筑学术界认定为:山区空间扩张利用建筑体“天下第一村”。 2诗情画意又一山 说到位于吕梁山南麓的姑射山,不免有读者疑惑道,不是在距临汾城西35公里处的尧都区金殿镇吗?怎么又跑到汾西呢?别急,且听细表。 3美丽山城独一“味” 此外,还有口感软糯香美、回味无穷的黄米蒸饭;色香味俱佳的面食擦圪蚪会令你意犹未尽。如果你凑巧碰到了锣鼓表演,那更会一饱眼福。 4日新月异又一城 平安大桥飞南北,昔日天堑变坦途;汾西大道贯东西,宽阔亮丽暖民心;“三垣合一”成一体,凤凰新城展新姿。这是对汾西实施大县城战略的真实写照。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