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澎湃新闻记者段彦超实习生罗文利民政部6月18日举行《“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专题新闻发布会。澎湃新闻获悉,为更好发挥民政部门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近日,民政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了《“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聚焦群众关切,回应社会期盼,提出了许多改革创新举措,如县级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全覆盖、推进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等。在婚姻家庭方面,发布会上介绍,民政部将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助力婚姻家庭幸福稳定。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相比于“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突出设置了指标专栏,提出了15项主要发展指标。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司长冯亚平介绍,15项发展指标充分体现民政事业发展的时代特色,反映民政事业发展的新水平,回应群众对解决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重点难点问题的热切期盼,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正所谓“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加强基本养老服务方面,《规划》提出部署了优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网络、壮大养老服务产业、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综合监管水平等方面任务。《规划》第一次提出了“发展家庭养老床位”的要求。《规划》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了统筹谋划和科学布局。围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民政部门将从保持过渡期内社会救助兜底政策总体稳定、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做好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三个方面重点工作。在殡葬改革方面,《规划》强调要加快补齐殡葬设施建设的短板。在发布会上,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张贞德介绍,城市地区公益性安葬设施短缺,大多数县级以上城区没有公益性公墓。农村地区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和运维缺乏制度性保障,部分地方散埋乱葬问题严重。全国现有个经营性公墓,平均到每个县市不足1个,由于受城市规划、土地供应、“邻避”效应等影响,殡葬设施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十四五”期间,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逝有所安”需求,亟需政府主导,完善殡葬设施规划,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补齐短板,实现殡葬公共服务能力覆盖城乡居民。助力婚姻家庭幸福稳定在促进婚姻家庭的幸福、稳定方面,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张贞德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民政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助力婚姻家庭幸福稳定。一是全面提升结婚登记颁证服务水平。“十四五”期间,将推动各地县(市、区)级婚姻登记机关至少设置一个独立的颁证大厅,探索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的常态化,通过引导婚姻当事人宣读结婚誓言、领取结婚证,在庄重神圣的仪式中宣告婚姻缔结,让当事人感悟铭记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和担当。二是推动县(市、区)级婚姻登记机关实现婚姻辅导服务全覆盖。“十四五”期间,将依托婚姻登记机关的阵地优势,建立婚姻家庭服务机制,重点是在县(市、区)级婚姻登记机关设置婚姻家庭辅导室(婚姻家庭纠纷调节室)和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为有需求的婚姻当事人提供情感沟通、心理疏导、关系修复、纠纷调解等服务,提高婚姻当事人维护婚姻家庭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减少冲动离婚行为。三是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十四五”期间,将依托婚姻登记机关,联合相关部门,从推广体现优秀中华文化的传统婚礼,组织举办集体婚礼,倡导特色突出、文明节俭的现代婚俗礼仪入手,探索建立婚俗改革长效机制,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传承良好家风家教。今年4月份,民政部已经将河北省河间市等15个单位确认为全国首批婚俗改革实验区,后续还将公布一批。四是推动各地把反对天价彩礼,抵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作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居)民议事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强化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遵守和落实。来源:澎湃新闻天价彩礼、奢靡婚宴、低俗婚闹……这些陋习得深入治
福建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清风行动,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图为该省建瓯市纪检监察干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建瓯市纪委监委供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李云舒报道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
遏制天价彩礼陋习、反对大操大办
“天价彩礼已经成为许多农村家庭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对贫困家庭的生活是雪上加霜,成为影响稳定脱贫的因素之一。”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华表示,结婚彩礼高也成为诱发婚后家庭矛盾的重要原因,导致一些地方出现闪婚闪离、买卖婚姻及骗婚现象,“在民事纠纷里,彩礼纠纷一直占据比较高的比重,所以今年元旦起实施的《民法典》也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近年来,一些地区婚嫁陋习问题层出不穷:天价彩礼、奢靡婚宴、低俗婚闹……攀比之风盛行的婚嫁仪式,让寓意美满的习俗变了味。
“光是婚庆租车队就要3万元,我们觉得压力很大,也没什么必要。但是如果不按照‘风俗’来办,父母又担心亲戚朋友们说‘没排场’,丢了面子。”一对正在筹备婚礼的情侣告诉记者,自己想要一个“安静、庄重,只有至亲好友出席”的婚礼,但父母不同意,执意要按照“风俗”来办,开销着实不小。
面对“走样”的婚嫁陋习,社会纷纷呼吁移风易俗,倡导新风尚,为婚礼减负。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响应群众呼声,立足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风气展开专项治理,实现党风与民风良性互动、向上向善。
进行婚俗改革实验,从根本上移除落后婚俗
今年4月,《民政部关于同意将河北省河间市等单位确认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的批复》向社会公布,经地方申报、实地调研、综合评估等后,将河北省河间市等15个单位确认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实验时间为3年。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婚姻家庭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研究会理事谭芳表示,中国的婚俗礼仪自古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国家也一直倡导文明婚礼。因此,针对目前婚俗礼仪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此次民政部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婚俗改革实验区是一项极具针对性的改革措施。
谭芳认为,上述这些探索对遏制不良婚俗提供了有益借鉴。但是,移风易俗重在祛除陈旧庸俗的价值取向,不仅要约束行为,更要促进观念转变。从实际情况来看,约束行为相对简单,转变观念则需长期的努力。“婚俗改革实验区想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必须在社会上来一场头脑风暴,促使人们的观念不断迭代,用良币驱逐劣币,为婚俗文化注入文明节俭的正能量基因,从根本上移除落后婚俗。”
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改革完善生育服务管理,是促进人口均衡发展、顺应群众意愿的重大举措。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释放生育政策潜力。
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在答新华社记者问时表示,将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
“要实现优生优育,要求生育政策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