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1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近日

文化和旅游部表彰了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先进个人

临汾市文化局榜上有名

向下滑动

先进集体名单

北京市

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河北省

河北省邯郸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局

山西省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道情研究中心

山西省临汾市文化局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辽宁省

辽宁省锦州市群众艺术馆

吉林省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文化工作总站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上海市

上海昆剧团

江苏省

江苏省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江苏省宜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浙江省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安徽省

安徽省黄山市文化委员会

福建省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福建省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省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山东省

山东省潍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山东省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

河南省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湖北省

湖北省武汉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湖北省潜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湖南省

湖南省岳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广东省

广东省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广东省开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海南省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

重庆市

重庆市荣昌区文化委员会

四川省

四川省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四川省阿坝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贵州省

贵州省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

云南省

云南省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所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文化遗产保护所

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普查保护部

陕西省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文化文物馆

甘肃省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中心

青海省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文化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红旗农场

人民日报社

政治文化部文化采访室

新华社

国内部政文采访室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

光明日报社

文艺部文化记忆工作室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中国文化报社采访中心

做非遗“守护者”

临汾近期有何成果?

年,临汾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再添22项,6人入选第五批国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于年10月1日颁布实施。

35名非遗传承人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参加了非遗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班,学员的毕业文创作品全部被该学院收藏,并参加了上海18所高校的集中展示,部分文创产品被选入恭王府的非遗展。

非遗走进上海大世界“城市舞台”,临汾获上海大世界城市舞台“魅力城市奖”,蒲剧《火凤凰》荣获金奖,翼城浑身板和汾西面食荣获银奖。

说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汾的这些“宝贝”

你知道吗

1

晋南威风锣鼓

晋南威风锣鼓是诞生和流行于山西临汾一带的民间传统打击乐,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锣鼓演奏形式开始于尧、舜时代,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威风锣鼓古朴典雅,蕴藏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是中国鼓乐的经典,具有形态、音响、乐曲、表演四方面的美学特征,其吸取不同时代鼓乐艺术的精华,发展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气势磅礴、慷慨激昂、粗犷豪放、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鼓”。

2

天塔狮舞

又称狮子上板凳,是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的传统舞蹈。相传始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具有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点。

天塔狮舞塔台高高耸立,动作大起大落,力量中融入技巧,特技中渗透文化,空中造型优美。年5月20日,天塔狮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翼城花鼓

是山西翼城的地方传统舞蹈艺术,动作粗犷,节奏欢快,情绪热烈,风格淳朴。

表演者身背几个花鼓,上下左右,前敲后击,令观众目不暇接。历经多年的传衍,翼城花鼓不仅演变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而且传播到陕西、内蒙、天津、河南等多边省份。

年5月20日,翼城花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蒲剧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民间戏曲艺术之一,唱腔高昂,朴实奔放,长于表现慷慨激情、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又善于刻划抒情剧的人物性格和情绪。

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

平阳木版年画

起源于古代山西河东路的平阳府(今临汾市),平阳木版年画与河北省武强、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等地同为中国历来以年画著称的产地之一。

平阳木板年画采用集中概括、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注重运用人物传神、象征寓意的手法,力求使画面完整、造型夸张、形象生动、主题突出、装饰性强,注重色彩的对比,艳丽、明快,给人以豪放、健康、洒脱的感觉。

6

大槐树祭祖习俗

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在洪洞大槐树下发生一场移民大迁徙,历时50年,迁民18次,遍布京、冀、鲁、皖、苏、鄂、秦、陇等18个省市多个县份,是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大移民。

六百多年来,洪洞大槐树被赋予神性,回乡祭祖的大槐树后裔络绎不绝,形成了丰富的移民传说和悠久的祭祖传统习俗。

年6月7日,大槐树祭祖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

洪洞走亲习俗

是流传于山西省洪洞县、临汾市尧都区两县(区)内之甘亭、吴村、辛村、龙马、万安五个乡镇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涉及二十余个村庄,穿越汾河东西两岸,影响范围广。

当地汉族民间称为“三月三走亲”、“接姑姑迎娘娘”,与帝尧之女“女英”及舜的婚姻关系的传说有关。列山西省第一批、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8

曲沃琴书

是一种形成并主要流行于山西南部的曲沃县及其周边山、陕、豫三省交界地带的地方传统曲艺形式。因表演时手持八角鼓和单扇钹交替击节伴奏,故旧称“鼓儿书”或“铰子书”。

年5月23日,“曲沃琴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

曲沃碗碗腔

是流行于山西省曲沃县一带的传统戏剧,属于皮影戏腔调,因其主要特色乐器为小铜碗而得名,又因其领奏乐器月琴旧称“阮咸”,故也被称为“阮儿腔”。

年,曲沃碗碗腔成功申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

尉村跑鼓车

有着多年历史的跑鼓车文化,在经历时盛时衰的历史长河后复苏。鼓车乃鼓与车的集合,车由古代的战车演变而成。

作为一种民间体育竞技活动,跑鼓车与西班牙斗牛一样具有风险性。或许正因为它彪悍狂野的特性,颇有古战场的遗风,跑鼓车文化日益受到现代人的追捧。

年5月23日,尉村跑鼓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非遗

让传统的远行抵达如今

尧都文化旅游节正在进行中

6月10日至16日

尧文化发展成就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尧都平阳”陶寺考古成果展

在尧帝陵景区开展

欢迎光“临”

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络

编辑

圆了个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