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治疗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95950.html 暑去秋来,本以为炎热离我们渐行渐远了,但万万没想到它来了个“秋后算账”,常常有“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的情况。 最近,不少家长提到,立秋过后,孩子莫名其妙开始咳嗽,还有的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嗓子疼、感冒了……正值开学时期,真让人着急。 立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同时湿度逐渐降低,天气逐渐干燥。 在季节更替之际,人体的各项器官和机能都容易受到影响,尤其是肺部。 秋季,是孩子养肺润肺的最佳时机。 此时若能养好肺部,便能给整个秋冬的健康开个好头。 那如何在秋季给孩子正确补肺养肺呢? 1 肺不好,这几种“麻烦”容易找上门 从中医角度来讲,肺为娇脏,是人体最为脆弱的器官之一。 从五行角度来讲,肺属金,怕燥、怕热、怕寒……是以秋气相通的。 秋天,燥邪当令。 所以秋天对于肺来讲,不是很友好。 麻烦一:寒湿侵袭,呼吸道感染 季节交替之际,昼夜温差大。抵抗力较差的孩子,他的自我保护、自我调节能力也差,所以非常容易生病。 再加之秋燥的时候,呼吸道黏膜容易干燥,整个呼吸道的抵抗力也会下降。所以,要避免在出热的时候贪凉,过度吹冷风。 反之,则容易受到寒湿侵袭,引发机体的一些症状,比如呼吸道感染、肺炎、气管炎等。 麻烦二:肺气不舒,咳嗽气短 孩子情绪、心理的变化,也会对肺脏产生影响。 肺主全身之气,焦虑、抑郁等情绪容易影响肺气的宣发,从而出现一些咳嗽、气短、长出气、胸闷等症状。 麻烦三:气血不畅,皮肤干痒 肺主皮毛,皮毛是肺的外延,皮肤由肺的气机来充养。 当肺不好时,肺的气机不足,皮肤的血液循环就会不畅,人会出现皮肤头发失去光泽、怕热、容易过敏、皮肤发红等不良表现。 2 这7种食物有效助力润肺除燥 秋季以“收敛”为主,故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百合:含有丰富的黏液质,可润燥、清热,经常用于防治肺热、肺燥。 藕:生食能凉血散淤,熟食能补心益肾,可以补五脏之虚,强壮筋骨,滋阴养血。 杏仁:适合秋季食用,具有独特的止咳、润肺、止喘作用。 山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能补脾气而益肺津,是滋阴养肺的上品 白萝卜:归肺、胃经,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清热平喘的功效。 银耳:“菌中之王”,滋而不腻,有助于生津润肺、益气活血、滋阴养胃 梨: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小儿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孩子在初秋时节应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以清淡甘润为主。 1、鲜藕、生梨、荸荠以及胡萝卜、豆腐、黑木耳、蜂蜜等具有养阴润燥的功效,不妨多吃一些。 2、多喝水、淡汤、菜汤、豆浆、牛奶等。 3、生葱、胡椒等燥烈食品应少吃。 4、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多数蔬菜和水果性寒凉,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的功效,且含大量水分,果蔬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及无机盐、纤维素,可以改善燥气对宝宝造成的不良影响。 5、宝宝要多喝粥,如红枣糯米粥、百合粥、莲子粥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学了很多食疗的方子或者药膳,想要给孩子进行调理。 但孩子和成人体质是不一样的,很多食疗的方法不一定适用孩子,尤其是滋补类。过度滋补反而导致脾胃的积滞,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所以在给孩子食疗前,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秋季生津敛肺 用好4个乌梅食疗方 秋季适合多吃乌梅,该怎么吃呢?下面就来给大家推荐几道乌梅食疗方。 生津止渴:小儿酸梅汤 夏秋之际,天气依然炎热,但空气却逐渐变得干燥。尤其是不爱喝水的小朋友,更容易出现口干口渴的情况。比起喝甜饮料,更建议各位家长给孩子时不时喝点小儿酸梅汤,生津止渴,避免孩子出现阴虚、虚火的表现。 食疗方-小儿酸梅汤 材料:乌梅1个,麦冬10g,陈皮1g。 做法:材料下锅,加约3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加少量冰糖调味即可。每周不超过3次。 功效:开胃消食,生津止渴。 适用年龄:1岁以上宝宝消化好、无病痛时少量多次分饮,蚕豆病可饮用。 秋季保健:小儿安秋方 小儿安秋方能周全地呵护好孩子秋季易伤的脾、肺、肝。入秋之后,可以每周给孩子煮1~2次小儿安秋方作为日常保健食疗。 除了预防积食,顾护脾胃之外,小儿安秋方还能养阴润肺,帮助预防咳嗽等儿童秋季常见病。 小儿安秋方 材料:炒谷芽10g,炒麦芽8g,陈皮2g,乌梅5g,去芯莲子5g,百合8g,瘦肉50g。 做法:材料下锅,加约3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40分钟~1小时即可。每周1~2次。 功效:消食健胃,理气润燥。 适用年龄: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对证、少量多次分服。2~3岁喝汤不吃渣。蚕豆病可服。 消积健脾:乌梅冰糖饮 咽喉作为呼吸系统的门户,更容易第一时间受到外邪侵袭。如果孩子出现咽喉红肿、吞咽有痛感,感觉“喉咙即将要发炎了”,这表示风热病邪或温病燥邪影响到孩子了,就可以立即喝乌梅冰糖饮缓解症状: 乌梅冰糖饮 材料:乌梅5g,冰糖5g。 做法:材料下锅,加约3碗水,共煮15分钟即可。 功效:退热养阴。适用于有“热气上火”表现、夜烦低热的孩子。 适用年龄:2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缓解过敏:乌梅抗敏汁 如果孩子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等过敏性疾病,缓解期期间,给孩子服用乌梅抗敏汁,敛肺抗过敏,调理过敏性疾病。 乌梅抗敏汁 材料:乌梅2枚,陈皮1g,山药10g,黄芪6g,白术6g,粳米50g(可不加),红枣2枚,生姜1片。 做法:食材洗净,浸泡30分钟;加约2碗水,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煮30分钟,滤渣取汁;然后将粳米放入药汁中,加姜片煮至米烂,每日晨起服用。 功效:补益肺脾,敛肺抗过敏。过敏体质的宝宝平时可坚持服用,有助病情缓解和疗效巩固。 适用年龄:3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除了饮食,秋季还有什么儿童保健小常识呢? 1、由于温差比较大,孩子早晚应该多加一件衣服。对于好动、易出汗的孩子,玩耍时可在其背后垫一块毛巾吸汗或者及时给他更换衣服。 2、虽然天气逐渐变冷,但在家时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幼儿的被子也需要经常洗洗晒晒,保持干净清爽。 3、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家长有时间应多带幼儿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幼儿的体质。 来源:腾讯新闻、许尤佳育儿堂 编辑:雨珊审核:英姿监制:凯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