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临汾号外"看下期 在山西临汾有这么个村子,紧挨着汾河,村里鱼塘面积极大都长着茂密的蒲草,村里上年纪的婆姨都有一把老手艺——编织蒲扇。这个村子(金殿镇杜家庄)编织蒲扇有上百年的历史,编织人数最多的时候是60年代,当时村里的婆姨在生产队一天都能编上五六把,当时仅仅也就几毛钱一把,现在的价格也刚刚接近十元。当我问现在你们一天能编多少把时?婆姨们口中流传着这么一句“五把一大关”也就说一天能编上五把就是多的了! 请跟着我了解下编织蒲扇的过程吧! 图为乔增莲正在鱼塘岸边割蒲草 图为割好的蒲草在院子里进行晾晒,晾晒时长需要多半个月! 图为晾晒近20天的蒲草,这时的蒲草成黄色,说明已完全脱去水分,可以进行编织蒲扇了! 图为近日婆姨们在院子里编织蒲扇的场景 图为乔翠娥正给蒲草浸水使蒲草便软,编织的时候不会折掉。 图为村里的老把式柴玉兰今年已经86岁的高龄了,编了整整一辈子,跟我说着她年轻时一天能编五,六把现在年龄大了几天编出一个也高兴,全当锻炼身体了。 图为58岁的段凤莲正用新学的手法进行编织。从小就想学编织的段凤莲由于时间的原因一直没能如愿,现在在家里带孙子闲的时候就会跟着老把式在一起学习编织。 图为杜秀根,杨荷勤在编织时手,足,口并用勒把手。 图为杜秀根经过近3个小时终于编完了一把蒲扇,高兴的扇着自己刚刚编织的扇子。 图为编织好的蒲扇,工艺精致,美观漂亮。 眼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上编织蒲扇的工艺的复杂,时长,产品的廉价导致现在的年轻人没人学习这门手艺了都选择外出打工赚更容易赚的钱,这门手艺也就随时面临失传的风险! 李晓治/图 临汾号外投稿、爆料、商务合作 加 ▼临汾人点下方「阅读原文」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