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3-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重点皮肤科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9278663.html

□文/图晚报记者王隰斌弓佩玉

图为“居民证”

“这是大伯留下来的‘居住证’,已经保存了71年。”9月7日,记者来到洪洞县广胜寺镇三条沟村,见到了82岁的赵正忠以及他收藏的民国时期的“居住证”。虽然时隔70多年,但该证件保存十分完好,证件上的照片、指纹及钢印均清晰可见。

仔细观察这个“居住证”,封面正中印有“居住证”三个竖写的仿宋体铅印字,左下角印有“山西省公署发给”字样,右上角的编号,因为年代久远已无法辨认。

翻开证件内页,右侧用竖写的繁体字记录了所有人的详细信息,从右到左依次为“姓名:萧映午;性别:男;年龄:四十三岁;住址:三条沟;职业:农;填发机关:洪洞县警察所。”

除此之外,在证件内页的左侧上方还印有左右手的食指指纹,指纹右侧写着发证时间为“中华民国卅三年三月廿一日”,侧边写着“发给此证不取分文”,下方标注着“无照片者得以指纹代之”。萧映午的照片没有了粘性,只得夹放在内页中间。在萧映午的一寸黑白照片上,能清楚看到编号为。

虽然这本“居住证”已时隔70多年,历经沧桑,但保存完好,实属不易。

临汾晚报新媒体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