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暑假一晃而过, 新学期马上就到了, 可是很多孩子一想起去学校就头疼烦躁, 甚至不想去上学。 怎么回事呢? 原来都是“开学综合征”惹的祸—— ①精神不振,经常打哈欠 ②情绪多变,无故发脾气 ③不想上学,有惧怕心理 ④生理不适,免疫力下降 这些都是“开学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 “开学综合征”并不是临床上的专业病种名称,而是在假期即将结束新学期开学前段,个别学生出现的焦躁、失眠、健忘、上课走神、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等症状,又叫“开学恐惧征”。 “开学综合征”有多种表现形式 生理上多表现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无原因的头晕、恶心、腹痛、小便失禁、疲倦、食欲不振等。 在心理上则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上课走神、情绪不稳定等。 针对孩子的这些表现,家长们也不必太焦虑。客观地说,“开学综合征”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所以,家长要积极地帮助孩子从心理和生理方面调整,进行暑假“收心”。 那么如何在暑假的最后几天帮助孩子“收心”,在开学前调整好学习的状态呢? 以下4个方法,帮孩子轻松应对“开学综合征” 1调节生物钟 假期中,一大部分家长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太多的时间管孩子,孩子整天宅在家里,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想看电视就看,生物钟被完全打乱了,而且可能影响肠胃功能。 开学前一周,必须调整孩子的生物钟,按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饮食起居,循序渐进帮孩子改变睡眠不良习惯,晚上9时后就要关暗家里灯光。早晨起床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证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投入新学期的学习。 2“收心”不能急刹车 年龄越小,自制力相对就越差,需要调整的时间也越长。如果操之过急,有可能出现反效果,加重孩子的抗拒心理。 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感情交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引导孩子对新学期做一个详细的规划,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要开学了,必须收心了。家长也可以多带孩子去书店看看书或者一起买些学习用品,给孩子营造学习气氛,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喜欢上读书。 3打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要合理调整饮食,荤素搭配,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和杂粮,适当摄取蛋白质类的食物,不要随便给孩子吃各类不健康的零食,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其次要适当锻炼身体,让孩子的生理、心理尽快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4家长也要调节好状态 “开学综合征”并非学生的“专利”。对于一部分家长来说,开学自己比孩子还紧张。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的饮食;有些跟在孩子后面收拾,事事包办;还有些担心孩子在学校受欺负……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潜移默化中,孩子会受父母影响,所以家长应该首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然后才能教育和引导孩子以积极的心态、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 来源:山西工人报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相信你会喜欢:(↓↓↓点击链接↓↓↓) 嘘!这条升学“捷径”我只悄悄告诉你! 临汾微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