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丸子面 临汾特产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住着两户人家,一家姓牛而另一家姓面,牛家有着两兄弟一个叫牛肉,一个叫丸子,可面家只有一个女儿叫面儿。他们三个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哭一起闹,一起玩一起笑,一起上下学,一起看星星。年轻的三个人每天呆在一起,他们曾经天真的以为,可以这样愉快的生活在一起,三个人快快乐乐的永远不分开。但是随着年纪一点点的长大,生理的成熟伴随着心理的成熟,两个情窦初开的小男生都渐渐对面儿萌生了另一种感情,面儿也渐渐懂得了男女之间的事情。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两个男孩儿都在暗暗较劲,期待获得女孩的芳心,女孩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装作不知道。正所谓女大十八变,成年的面儿,长的肤白貌美,一双丹凤眼尤其迷人,虽然足不出户,可是早就被十里八乡的小伙子们惦记着。隔村地主家的儿子,从小受尽宠爱,他想要的从来没有得不到的,他从隔壁老王家的儿子小王那里得知,面家的女儿面儿,长得美若天仙,所以赶忙催促自己父亲前去提亲。面家听说隔壁村地主家的儿子看上自己家的女儿,非常高兴,怀着一夜暴富的梦想答应了地主家的提亲并收下了聘礼。当天面儿回到家中,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哭着跑出了家门,见到并告知小时候的玩伴牛家兄弟,牛家兄弟赶忙告诉了面儿自己也喜欢她,他们甚是后悔,因为在那个年代接受对方聘礼就表示答应了这门婚事,如果后悔的话是会被世人耻笑的。在面子和女儿幸福面前,面家父母选择了面子。大婚将至,面儿不堪忍受和不爱的人在一起,所以和牛家两兄弟选择了私奔。这事被地主家知道了,地主带着家兵去找面家牛家要个交待,一行人到达小山村,质问面家和牛家当家人如何是好,这时两人大喊:“牛肉,丸子,面儿。”地主说:“瞎叫什么他们都跑了你当你叫就能回来啊?”这时两家妇人走了出来说:“老板咥(die)碗牛肉丸子面!” 哈哈,故事纯属虚构只为博得看官一笑,可我们牛肉丸子面的味道可不是浪得虚名。牛肉丸子面始创于20世纪70年代,由临汾回民白荣祥先生首创,丸子面由地道的牛肉,回民风味的特质丸子以及特质面条为剂,混和特有的香料,和中草药,在配以独特秘制的牛大骨熬成的高汤,口味独特,香醇,在当地很受欢迎。在临汾就不能不说牛肉丸子面。在临汾的大街小巷,最多的就是牛肉丸子面了,门面都不大,属于平价小吃。很多临汾人从外地回来,第一时间就来吃牛肉丸子面,味道很棒,适合喜欢吃辣的人。 做法 小小的一碗牛肉丸子面,做法可不简单,它的面条是提前蒸好的,在大厅的最深处有一口大锅,是牛骨加以大量辣椒,配上其它辅料熬制而成的老汤。汤里还炖着丸子,可以看到上面厚厚的一层辣椒油,吃的时候用滚烫的汤一次一次的把面条浇透浇热盛上丸子,再放几片牛肉和星点香菜就可以了。当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丸子面放到你的面前时,伴随着一阵牛肉的浓香入鼻,你会感到的是鲜红色的视觉冲击,就像一个火辣的姑娘站在你的面前,她粉嫩的脸上略施粉黛,嫩绿的香菜像是翠绿的头饰一样戴在姑娘的头上,娇羞但又不乏活力。经过浓汤一遍遍浇淋的面条,每一根都浸透着牛肉和辣椒的浓香,筋道的面条伴着厚实的牛肉入口,不乏是一种享受。泡过汤汁的牛肉丸子,口感Q弹,特别解馋。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加入脆软的麻花,筋道的豆皮。无论是寒冬还是酷夏,从外地回到家中的我,都会迫不及待的到当地的面馆去感受一下那份独特过瘾的辣味儿。他就是家乡那份特有的味道,一碗面下肚总能给人一种力量和安慰。 所以来临汾千万不能错过 美味的牛肉丸子面哦! 图文丨尚乾涛 排版丨李伟豪 审核丨张耀科 指导教师丨路金辉 美食美客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