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法显(33年—0年),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早在年,法显等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游历0多个国家,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年,于义熙九年归国。 法显、玄奘将佛教文化引入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主要作品 《法显传》又称《佛国记》、《佛游天竺记》、《历游天竺记传》等。书中法显《佛国记》长卷记述的地域甚广阔,对所经中亚、印度、南洋约30国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乃至社会、经济等都有所述及,是中国和印度间陆、海交通的最早记述,中国古代关于中亚、印度、南洋的第一部完整的旅行记,在中国和南亚地理学史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法显是中国经陆路到达印度并由海上回国,而留下记载的第一人。 贡献 法显在临终前的七年多时间里,一直紧张艰苦地进行着翻译经典的工作,共译出了经典六部六十三卷,计一万多言。他翻译的《摩诃僧祗律》,也叫大众律,为五大佛教戒律之一,对后来的中国佛教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抓紧译经的同时,法显还将自己西行取经的见闻写成了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佛国记》。《佛国记》全文九千五百多字,别名有《法显行传》、《法显传》、《历游天竺纪传》、《佛游天竺记》等。它在世界学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一部传记文学的杰作,而且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是研究当时西域和印度历史的极为重要的史料。 后世评价 唐代名僧义净说:“自古神州之地,轻生殉法之宾,(法)显法师则他辟荒途,(玄)奘法师乃中开正路。”近代学者梁启超说:“法显横雪山而入天竺,赍佛典多种以归,著《佛国记》,我国人之至印度者,此为第一。”斯里兰卡史学家尼古拉斯·沙勒说:“人们知道访问过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人的第一个名字是法显。” 后世纪念 法显纪念馆于年10月奠基,位于法显大师的故乡山西临汾。历时两年修建,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工。 山西省情省况省情概况1:山西的历史沿革与变迁省情概况:行政区划省情概况3:自然环境省情概况:人口状况历史人文:山西历史历史人文:太原历史三晋历史名人历史人文:山西历史人物总览历史名人:荀子(思想家教育家山西安泽)历史名人:白居易(唐诗人祖籍太原)历史名人:王翰、王昌龄(唐诗人太原)历史名人:王勃(唐诗人河津)历史名人:王维(唐诗人运城)历史名人:王之涣(唐诗人新绛)历史名人:卢纶(唐诗人永济)历史名人:柳宗元(唐永济)历史名人:孔三传(北宋诸宫调的发明者晋城)历史名人:元好问(金末元初文学家忻州)历史名人:关汉卿(元代戏曲作家运城)历史名人: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太原) 历史名人:赵树理(现代山药蛋派创始人沁水) 历史名人:司马光(北宋史学家夏县)历史名人:徐继畲(清朝地理学家五台)历史名人:米芾(北宋书法家画家太原)历史名人:傅山(明清书法家思想家)历史名人:王诜(北宋画家太原)历史名人:高克明(宋代画家新绛)文化名人文化名人:介子推(春秋寒食节介休)文化名人:程婴(春秋晋国义士“赵氏孤儿”忻州)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