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来啦!” 听到这句话, 你的反应是不是立刻抱着头四处逃窜呢? 毕竟没人想要感受一下脑袋被砸是啥感觉吧! 面对大小不一的冰块, 以及被砸的千疮百孔的汽车、 破破烂烂的雨伞 真是不禁感叹:还好跑得快。 前两天大临汾的宝宝们 体验了一把“速度与激情” 话说,朋友圈的冰雹… 比天上下的冰雹还要多的多。 ▼▼▼ 拍摄于临汾西赵村 有人说,在临汾很少见冰雹。 不过,在临汾的历史上,关于冰雹的记载也不少! 请看下面▼▼▼(宝宝心疼模式已启动…) 临汾历史上的冰雹灾害汉 建武十二年(36),平阳雨雹,大如杯,坏败吏民庐舍 晋 太康元年(),平阳雨雹,伤禾麦三豆 永宁元年()平阳又风雹,折木伤稼。 元 蒙哥汗三年()五月,平阳雨雹。 大德九年()六月,晋宁路雨雹害稼。 明 正德十四年()秋,永和夜降冰雹,小者如拳大如杵,地积三尺,禾稼尽灭。 隆庆元年()五月五日平阳雨雹,大如柿饼,约深半尺,伤稼。 万历三十一年()六月,岳阳冰雹半尺厚,伤禾甚多。 崇祯十年()夏,永和、隰州冰雹如鸡卵,击毁禾苗,民间大饥。 清 顺治十七年()五月,临汾雨雹。 康熙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汾西冰雹异常,大如拳,小如卵,牛畜皆伤,麦无造茎。五十五年五月,浮山杨村河、史壁一带冰雹如鹅卵,禾稼遭打殆尽。 道光二十八年()六月,蒲县冰雹积厚尺余;五月吉州降冰雹2尺余 咸丰五年(),岳阳大雨雹,东乡十余村麦禾尽毁。 光绪十六年()五月一日午时,临汾大雨雹,北峪口、姑射等村平地3尺,麦穗尽脱。三十二年六月,岳阳雹为卵,毁田千亩,树叶尽脱。 中华民国 5年()6月10日,曲沃大雨雹,大者如瓜,30余村受灾 9年()5月21日,永和雨雹,南庄、阁底诸村,麦摧残无遗 17年()7月,襄陵县吉柴、西社、东社、西张、上西梁村雹灾,大如核桃,地积一寸,棉花叶打光;汾城东汾阳、北赵、小赵、乔村一带积雹一尺厚,大如鸡蛋,庄稼颗粒无收。 21年()6月,襄陵县盘道村冰雹大如鸡蛋,持续30分钟,小麦颗粒无收。 33年()6月,蒲县山中编村的12个闾遭受雹灾,8个闾小麦被打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6月16日,霍县冰雹,大者如拳,小者如杏核,有厚2米者,1个月后冰才化光。 年5月10日,翼城冰雹,85个行政村中有49个受灾,面积达公顷 年6月22日,安泽县14个乡降雹20厘米,户受灾 年7月16日,翼城县城关、南唐等7个公社51个大队冰雹,房屋倒塌余间。 年6月27日,襄汾风力8级,暴雨1小时,冰雹15分钟,迫使火车停开30分钟,5个公社37个大队公顷田禾严重受损。 年8月21日,霍县冰雹,7个公社47个大队公顷棉秋田受灾。 年7月19日,蒲县黑龙关等6公社57个生产队受雹灾,面积公顷,损坏房屋51间(孔),死伤4人,伤亡牛3头。 年7月5日,翼城县甘泉等7个公社60个大队降冰雹,棉秋作物受灾面积公顷。 年7月14日,汾西县城关镇一带降雹79分钟,雹平均重8.9克,9个乡镇50个行政村受灾面积公顷。 9月26日、29日、10月1日,安泽遭3场大冰雹袭击,发现有1.5、3.5公斤重的冰块,全县9个乡镇4个大队公顷粮田受灾。 年7月19日,吉县6个公社及红旗林场的35个产大队遭冰雹,损失大秋作物公顷,死21人,牛羊牛(只) 年5月29日,浮山冰雹,15乡镇个大队受灾,成灾面积公顷。 年6月15日,汾西冰雹如拳头,10个乡镇个村受灾,受灾粮田公顷。 年6月7日,汾西、霍州、蒲县、古县、临汾、安泽、浮山同时遭雹灾,受灾面2万公顷以上。 年7月9日,永和、隰县、蒲县、临汾、襄汾雹灾,受灾面积2.3万公顷。 年6月16日,洪洞县赵城镇、刘家垣乡一带,7月19日隰县城南、午城、寨子、阳头等4个乡镇,冰雹,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年10月4日,西山部分县雹灾。吉县中垛乡冰雹有核桃大,持续8分钟,公顷苹果绝收,直接经济损失0万元;乡宁县果蔬作物受灾面积公顷;永和县17个行政村户公顷苹果梨树受灾,损失1多万元。 以上内容摘录自《临汾市志》 冰雹是怎么形成的冰雹是在对流云中形成,当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若随著高度增加温度继续降低,达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凝结成冰粒,直到它的重量大于空气之浮力,即往下降落,若达地面时未融解成水仍呈固态冰粒者称为冰雹。冰雹的灾害 冰雹的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它的出现范围虽然较小,时间也比较短。但来势却很猛,强度大,并伴随着狂风,强降水,等阵发性灾害。对城市交通道路,车辆,窗户和农村的农作物,家畜都能造成一定的损失。冰雹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几亿甚至几十亿元。日常生活如何防雹每年在4~6月份都是冰雹的高发期 这也是正常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