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本文标题下面的蓝色字体“文化临汾”再点击“ 云丘山中和节始于唐代,绵延千年而不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古时期,阳春三月,山中野合、男欢女爱,演绎了云丘山原始婚俗。神塔(男根)、圣母崖、婆婆缝、媳妇缝(女阴)等形象山体,见证着古先民对生殖繁衍的崇拜,如意婚配、祈福求子,已成为中和文化的重要内容,云丘山是人们朝山拜顶的祈福圣地。 云丘山的唐代古县城、千年古村落群,古建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评价说:具有很好的建筑价值。古村落建筑群完整的保留了古先民的居住理念,唐代古县城保留了古城的原始风貌。古城全部用石块垒筑而成,石楼、石窑、石墙、石堡、石头将给你留下不灭的记忆。 云丘山有全国仅有的反季节冰洞群,夏日结冰,冬日冒热气,经央视科技频道探索节目播出,吸引着更多的游客揭开神秘的面纱。云丘山动植物品种有余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金钱豹,有漫山遍野的名贵植物与中草药。 霜叶红于二月花,秋高气爽,云丘红叶漫山遍野,层林尽染,云丘山红叶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最具观赏价值的红叶观赏区,登高望远游云丘山,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与快乐。 云丘山将以雄奇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渊源,古老的民俗,热忱欢迎您走进云丘山访古游玩、探幽揽胜,感受云丘山独特的神奇魅力。 交通概况: 自驾: ①京昆高速经大运高速、候禹高速段稷山口下,沿路标指示牌行驶15公里即到 ②运城上高速(临汾方向)经大运高速段,在候禹高速段稷山口下,沿路标指示牌行驶15公里即到 ③运城走运稷线(省道)到稷山往西社→范家庄→云丘山景区 ④西安上高速→西禹高速→侯禹高速稷山口下,沿路标指示牌行驶15公里即到。 四、七里峪风景区 七里峪风景区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辖区内中镇霍山的北部腹地,东接沁源县的灵空山,北连灵石县的石膏山和介休市绵山,距市区16公里,是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面积约为90万亩。)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总面积15万亩。 七里峪景区是“中镇霍山”的主要景区之一,其山势雄峻,开阔壮丽,群峰连绵,波涛,气象万千,奇峰、峡谷、清泉、飞瀑、山松、云海千姿百态。景区纵深10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5%,到处绿荫荫、湿蒙蒙,天然草坡接天连片,原始森林遮云蔽日,凉爽宜人的七里峪有“天然大氧吧”、“神州绿肺宝石”、“华北绿肺”之称。有诗曰:“登上霍山景远幽,七月炎夏变成秋。”七里峪,一块鲜为人知的生态旅游处女地,一片全然末受外界污染的人间净土。 七里峪景区主要以华北落叶松景观林为主体,以山水为依托,群峰起伏,层峦献翠,红兆河水奔流不息,奇峰怪石与红兆河相融合,构成了七里峪所特有的自然景观。 该景区,山清水秀、怪石林立、洞深谷奇、气象万千。景区内五龙壑、滴水崖瀑布、双乳峰、南天门、石人沟、石崖奇松、华北天然落叶松保护区、八仙洞等景点各具特色,天然草坡连片接天,原始森林遮天蔽日。 七里峪景区位于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西部,地处山西省霍州市境内,东接沁源县灵空山景区,南邻古县,北接灵石,与石膏山景区接壤,面积.3公顷,核心区.9公顷。景区内有霍沁公路连接霍州与沁源,距景区15公里处的大运高速公路连接山西南北,从游园可直达霍州、临汾、太原等地,交通十分便利。 七里峪景区分为三个小区,既霍红兆游览区、三眼窑游览区、黑龙峡游览区。拥有景点28个。主要景点有“五龙壑、滴水崖瀑布、双乳峰、南天门、石人沟、牛老沟、石崖奇松、八仙洞、红兆烈士亭、金沟曼万亩落叶松人工林等、黑龙峡”。是人们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科研教学等为一体的避署胜地。 七里峪风景区潺潺流水,飘飘白云,千仞石壁,悬空瀑布,天然森林枝繁叶茂,天然牧场绿草如茵,天地山水,森林牧场浑然一体,是“森林浴”的极品佳境。胜似“张家界”、“九寨沟”。 交通概况: 景区内有霍沁公路连接霍州与沁源,距景区15公里处的大运高速公路连接山西南北,从游园可直达霍州、临汾、太原等地,交通十分便利。 此外,还有青龙山、陶唐峪、历山等。如果就想在家门口散散心,那么,涝洰河公园、滨河路都是不错的选择。 人文景区推荐: 一、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洪洞大槐树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是海内外数以亿计古槐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几个世纪以来,古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人心目中的故乡。
大槐树旅游区位于县城古槐北路公园街,东靠南同蒲铁路与霍侯一级公路,南临国道,西临汾河与大运二级公路以及大运高速公路,北依洪三公路,距车站米,交通极为便利。 为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趋势,提高景点知名度、增加文化品位,从年起,洪洞县委、县政府每年4月1日―10日举办“一节一会”寻根祭祖节暨物资文化交流会。4月5日为主祭日。节会期间有当地特色的民俗表演及文化研讨等活动。让人惊叹不止的是每年的祭祖节时都会从四面八方飞来许多只小鸟,当地人们称它为“思乡鸟”、“吉祥鸟”,成为祭祖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年被列为“晋南华夏根祖文化游”的龙头,年省政府又把“壶口――大槐树”列入“”规划。先后被评为“山西省五大著名特色旅游景区”、“省级文明景区”、“文明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旅游行业首家通过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为创建成大槐树规模,现已对大槐树迁民遗址全方位开发,扩建规模宏大的“祭祖园”。树高千丈不忘根,家乡的父老乡亲热切欢迎古槐后裔归里祭祖,回乡探亲,游古槐胜境,揽槐乡风情。 交通概况: 自驾游路线: 1、河南(郑州)—三门峡(连霍高速)—运城(运三高速)—洪洞(大运高速)(洪洞口下高速)—滨河东路—大槐树景区。 2、山东(菏泽)—兰考(日兰高速)—三门峡(连霍高速)—运城(运三高速)—洪洞(大运高速)(洪洞口下高速)—滨河东路—大槐树景区。 3、陕西(西安)—韩城(西禹高速)—侯马(侯禹高速)—临汾(大运高速)—洪洞口下高速—滨河东路—大槐树景区。 二、尧庙景区: 山西省临汾市尧庙位于临汾市秦蜀路南端,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汾史称平阳,《尚书》载"尧都平阳"。司马迁《史记》云:"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足见华夏文明自尧始。尧庙现占地5.33公顷,主要有山门、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古建筑群,以及距今已余年的汉代奇树柏抱槐、柏抱楸、鸣鹿柏、夜笑柏等景观。 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中国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多年前就定都平阳,划定九州,形成中国最早的格局,平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其中广运殿是供奉尧王的主殿,殿高27米,四周的长廊内有42根石柱,柱上雕龙刻云,工艺不俗。由于老的广运寺已毁于火灾,现在看到的寺院是近年来重新修建的。 广运殿后是寝宫,始建于唐代麟德年间,距今约一千三百多年。宫龛内塑有尧王和其夫人的像。据说尧王的夫人是鹿仙女,生于姑射山中。山上现有鹿仙女洞、鹿仙女照镜石(约一亩多大)、梳妆台等。庙内苍劲的古柏,植于晋代,高十数米,直径两米多,十分罕见。其中的柏抱槐、柏抱楸,每至夏日,柏树中间盛开着槐花、秋花、奇趣盎然,堪助游兴。 进了尧庙,首先看到的是秀丽的五凤楼。它始建于唐代乾封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楼高十九点三米,三层十二檐,楼底有砖建窑廊三孔,有直通三层角柱十三根,甚为雄伟。楼顶直立陶人三十余个,陶狮为中,风吹可上下走动,十分美观。 据说,尧王常同他的四个大臣(既两位宰相。两位阁老)登楼远眺,而当时人们又把他和他的四位大臣喻为“五凤”,并有“一凤升天,四凤齐鸣”之说。“五凤楼”之名便由此而来。 交通概况: 自驾路线: 临汾起点——市府街——解放路——鼓楼北大街——鼓楼南大街——霍侯一级公路——终点 晋中起点——顺城街——汇通路——国道——G5京昆高速——迎宾大道——霍侯一级公路——终点 忻州起点——七一南路——和平西街——G55二广高速——G5京昆高速——迎宾大道——霍侯一级公路——终点 三、广胜寺: 山西省临汾市广胜寺为我国一著名佛教寺院,位于汾河以东,距临汾市45公里,洪洞县城东北方向三十余华里的霍山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平阳府志》记载,广胜寺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公元年),初名俱卢舍寺,亦称阿育塔院,又据寺内碑记载,唐大历四年(公元年),汾阳郡王郭子仪奏请皇帝改名为广胜寺,整修和扩建了寺庙。 郭子仪见到佛教“广大于天,名胜于世”,便奏请皇帝改名为广胜寺。元代毁于地震,现存殿堂为元代所建,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公元-年)在上寺增建琉璃飞虹塔,始成今日规模。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宜人,宝塔高耸,殿阁峥嵘,红墙殷殷,翠柏森森,呈现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交通概况: 自驾路线: 临汾市起点——解放路——鼓楼北大街——霍侯一级公路——县道——终点 太原市起点——滨河东路——G55二广高速——G5京昆高速——G/明姜——霍侯一级公路——县道——终点吕梁市起点——国道——G20青银高速——S66和汾高速——G5京昆高速——霍侯一级公路——县道——终点 四、小西天: 山西省临汾市小西天又名千佛庵,在山西隰县城西北1公里凤凰山,是一处佛教寺院,创建于明崇祯七年(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西天三面环山,庵前临河,古木参天,清流涓涓,凤凰山土崖如削,寺庙突出在高台边缘处。登小西天须经“通天桥”,踏余级台阶,穿越10多米长的土洞,才能踏入小西天的院门。寺院外形奇特,众多台阶攀登而匕势如登西天极乐世界之感。庵分上下两院。 小西天以明代的彩色悬塑艺术而闻名,其精华保存于大雄宝殿。殿内彩塑满布,除佛坛上的五尊主佛外,墙壁、檩柱、屋椽上都塑着数以千计的彩塑。这些彩塑造型生动、姿态各异,多而不乱、繁而不杂、高者达3米多。小者仅有拇指大小。全堂彩塑是我国少见的彩塑艺术群塑,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著名国画家潘洁兹教授游览完小西天后发出“朱明陈迹尚如新,入眼平生叹未有”的感叹。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可以这样说:在小西天之前无满堂悬塑,小西天之后无悬塑满堂。它填补了中国佛教彩塑艺术史上的空白,它堪称是中国悬塑艺术博物馆。 五、丁村民居 山西省临汾市丁村民俗博物馆位于晋南襄汾县著名的“丁村人”和“丁村文化遗址”所在地丁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村至今比较完整地保存着明万历二十一年()至清咸丰年间所建的各式院落20余处,33座明清时代的民房庭院,反映出明、清时代北方农村的村庄格局,分北、中、南三个建筑群。多数院落坐北朝南,明代的院门多在东南角。院落大都建有正堂、过厅、门楼、厢房,均为砖石木质结构。建筑构件上有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古典戏曲、历史故事等木雕、砖石雕图案,是我国明、清民居建筑中的佳作。 博物馆利用其中部分庭院陈列着近万件文物,并把晋南一带清末民初的部分民俗事象绘制成画或制成模型予以展示。馆的第一院有10个展室,展出了晋南民间历代相承的岁时习俗。馆的四合院里,主要陈列清末民初以来民间迎婚嫁娶的礼仪风习以及“十二属象相克相合图”、晋南一带的其他礼仪习俗、祝贺、侍奉父母等。 在清代乾隆三十六年所建的前后两进的院里,陈列着晋南城乡广为流传的刺绣、剪纸、木板画等民间工艺品以及歌舞、小戏、皮影戏、木偶戏的实物和资料。 此外还有尧陵、苏三监狱、师家大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