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Winter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交冬”、“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年冬至时间是12月22日6时22分,农历十一月十六。 明天就是冬至了 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个节气 冬至的到来预示着年正在接近尾声 常言道,冬至如大年 这一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冬至有三候 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冬至也是北半球 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冬至以后,冬夜渐短,生活也将明媚起来 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实质上相当于今天的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称之为“亚岁”。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欢度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现在的冬至节,仍然保留着许多历史的遗迹。 冬至开始“数九” 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从这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 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 冬天就过去了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诗歌: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习俗“吃饺子” 冬至,俗称“冬”节 是山西民间在农历十一月的重要节日 山西人的冬至习俗 离不开一个“吃”字 山西人在冬至日,普遍喜食的是饺子 传说冬至节吃了饺子不冻耳朵 饺子一般以羊肉为馅,取阳生之义 另外还有诸多“山西特产”饺子 有永济牛肉饺子、大同玻璃饺子、 忻州宁武扁食、朔州莜面饺子等 冬至除吃饺子外 山西一些地方以糕为食 如和顺吃油糕,灵石吃黍米糕 平鲁喜"闹冬",鸡肉蘸素糕配羊汤吃 在临汾襄汾等地 冬至节仍沿袭古法吃馄饨 大同讲究吃炖羊肉 晋东南阳城一带则喝“瓜粥” 第四小学教导处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