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可以治疗吗 http://pf.39.net/bdfyy/zjdy/190516/7143439.html
白癜风可以治疗吗 http://pf.39.net/bdfyy/zjdy/190516/7143439.html

资料提供:马牧龙舞第四代非遗传承人王心顺

写在前面

龙是汉族古老的图腾,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古祥。龙舞又称要龙灯、龙灯舞。民间用龙舞的方式析求平安和丰收,龙舞是一种自发性、娱乐性、群众性的民间文化活动,春节、元肖节等重大喜庆节日都要用龙舞形式来庆贺。

马牧龙舞系传统民间文艺活动,始于清末时期,流传于汾河沿岸的赵城、石止、马牧一带。龙舞运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是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造型、舞法、技巧都蕴含着龙文化的象征底蕴。

视频:马牧龙舞第四代非遗传承人王心顺带领弟子进行日常练习,如今的马牧龙舞表演者队伍中,最小的年仅十岁

马牧地区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农业、林业十分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较富裕,文化底蕴浓厚。威风锣鼓、舞龙、舞狮、金鼓乐、民间杂耍丰富多彩,尤其是马牧龙舞历史悠久,历经百余年经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现已由单一舞龙变为双龙、十几条龙共舞的壮观场面,气势雄伟,造型别致。马牧龙舞相传百余年,清末年间传承人有马牧的王海生老艺人为第一代传承人,民国时期的传承人有王银匠老艺人作为第二代传承人,该时间的活动内容不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马牧龙舞活动较为成盛行,活动内容较为丰富,该时期的传承人有王三娃、程福顺、张顺、王加顺等老艺人。该时期的马牧龙舞主要利用农闲、春节时节进行训练与表演,每年参加政府举办的文艺调演活动,以公社村队为单位进行文艺表演。

马牧龙舞第四代非遗传承人王心顺带领弟子进行日常练习,舞龙是一项非常耗费体力的活动,但队员们源于对艺术的热爱,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在每年的活动中老艺人发现马牧乡(现辛村乡)马一村青年王心顺特别喜爱龙舞活动,且极具龙舞天赋,老艺人便把王心顺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经常带王心顺参加各种社火活动,将龙舞全部制作工艺手把手相交,将表演技能也是言传身教,使王心顺很快掌握了马牧龙舞的全套技能,王心顺作为马牧龙舞的第四代传人,在传承老艺术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与创新。现如今马牧龙舞已走向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活动形式。每年都会参加县、市组织的春节文化表演活动,甚至代表本县参加各种文艺竞赛,为本县荣获各种荣誉。多年来,我们深入社区,走进乡村,走进校园,无论是城市的楼房开盘、企业的庆典、孩子们的节日、青年人的婚礼,老年人的寿辰都少不了龙舞的踪影。现已成为县、市主要文艺活动不可缺少的表演项目。

马牧龙舞队在周边乡镇婚宴喜事中进行助兴表演

马牧龙舞于八十年代成立了女子龙灯队,号称“中华第一女子龙灯队”。其根据每个家庭状况及年龄结构,选择十八至四十岁的年青女子进行定期培训,使其熟练学习龙舞技艺,达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九十年代继续挖掘舞龙艺术,扩大规模,吸收更多的群众参与。为了将舞龙技艺传承下去,从小孩抓起,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后,利用课余时间,培训小学生舞龙技术。如今马牧龙舞已组建“槐乡龙狮艺术团”。多次受《临汾日报》,《山西农民报》,《临汾电视台》,《山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专访与专题报道,受到洪洞县政府、临汾市文化局的表彰与奖励。在年举办的全国神州舞龙争霸赛中,马牧龙舞荣获第三名。

槐乡龙狮艺术团演出咨询

王先生END特约供稿

艺苑花开只待君来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