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7-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

临汾:厚重历史文化的聚集地

尧庙寻根溯源、陶寺遗址解密“最早中国”、丁村民居感受传统文化、晋国博物馆里领略大国雄姿……5月17日,“华夏古文明,魅力新山西”媒体采风团走进临汾,穿越历史长廊,探寻华夏文明之源。来自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等30余家一流媒体的媒体人在参观过程中,频频提及几个“关键词”——厚重底蕴、历史的根、文化聚集地。

媒体人用镜头留住眼前的震撼

尧庙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见证帝尧的丰功伟绩。徜徉于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沐浴着魅力尧都的新风,聆听着历史悠久的文化传说,今日头条APP的周靖不由感叹:我是山西忻州人,打小就听过许多有关临汾的传说,如炼石补天的女娲、统领四方的黄帝、漂洋过海的法显等。今日一行使我深刻意识到,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临汾果然非同凡响。”

在许多人看来,帝尧或许只是一个传说。然而,襄汾陶寺遗址的考古发掘,使“尧都平阳”由传说成为信史,证实了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始祖,打破了世界只承认夏商文明史的说法,将中国文明史推前至少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何努教授在讲解过程中,反复提到“最早中国”的含义就是“地中之都,中土之国”。

帝尧邦国的“国徽”、恢弘巍峨的宫殿、最古老的中国文字……这些历史的“证物”令在场媒体人感到震惊之余,同时意识到肩上背负的重任。人民网记者胡傅强有感而发:临汾的文化土壤,竟然比我们从前所知的更加富饶、更加厚重。我们会从华夏文明之源入手,大力宣传和推广临汾深厚的历史文化。”

随后,媒体采风团步入丁村民俗博物馆,不由被扑面而来的具有浓郁古朴风格的建筑群落所感染。“每座民居,既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又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其中收藏的七千余件藏品,反映出了当地的岁时节令、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婚丧嫁娶、民间工艺等。”来自中国台湾网的李学磊对此赞不绝口,虽然我是第一次来临汾,但临汾的历史、文化、风光都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每一串祖先成长的足迹,都可化作一页不朽的诗篇。大约三千年前,春秋五霸中的晋国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孕育、成长、壮大,晋侯墓地出土的车马坑,殉葬的全部是真车真马,比秦始皇的兵马俑还要早年,这些遗迹诉说着“春秋第一强国”曾经的辉煌。来到位于曲沃县的晋国博物馆,媒体人心绪难平,眼前的“真相”给了他们太多的震撼。

“过去,我对临汾的认识就是矿难与环境污染。没想到,今日一见完全惊到我了。‘一川清水,两岸锦绣’,让我们看到临汾坚持治理生态环境的决心与毅力。临汾转型发展实现的完美蜕变,可以作为新山西的一个样板。”新浪山西的成馨感慨良多,临汾承载着深邃的历史文化,值得炎黄子孙去发现、挖掘。我们会通过此次活动,利用多媒体传播手段,向世人展示临汾的美,从而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这里观光旅游。”

从业40多年的老媒体人兰映辉曾多次来临汾探寻先贤足迹,他对这方土地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怀。“最早‘中国’在这里诞生,华夏文明在这里发端并薪火相传。”他饱含深情地说,临汾对尧文化的挖掘与重视,精心打造的华夏文明寻根之旅令我难以忘怀。临汾是厚重历史文化的聚集地,华夏儿女的老祖宗长眠在这里,中华民族最深的根埋在这里。身为媒体人,推广和传播帝尧文化责无旁贷。媒体人应站在思想的前沿、技术的前沿、传播历史文化的前沿,追寻祖先的足迹,探索中华文明的密码。”

站在历史巅峰,回眸千年巨变。临汾如同一位执著前行的开拓者,见证着中国的年轮在时间的长河中一步步向前演进。如今,这座古老的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宾朋前来寻根溯源。

李静文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假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